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0-05-01 01:08
【摘要】: 长久以来,如何面向“三农”经济提供系统的金融服务是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由于我国处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其涉农领域以及一些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一直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如农村金融市场普遍的市场失灵与缺位,许多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把“三农”视为理想的融投资对象等。应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正是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然后,深入阐述了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市场定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营运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积极推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及对我国村镇银行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是沿着商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路径而推进的。由于国内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内陆、边陲、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区域,其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机构多元化结构严重失衡、社会扶植职能极度缺位、金融服务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以此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这是中国农村金融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应该说,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作为解决其三农经济金融服务问题的一种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与结构体系。其理论的设计框架和实践求索是中国农村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关计民生、统筹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与形成,规范并梳理了民间借贷资金的良性释解流转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问题。但是,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问题,能否实现其机构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和谐发展所尽其责;这是我们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所必须为之上下而求索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本文的匠心之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溪;我国民间金融正规化的模式选择及其效率评价[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赵满平;平罗沙湖村镇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许剑锋;湖南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刘凯;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5 田丽媛;中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6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46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