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4:03

  本文关键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子货币的产生是继贵金属货币和纸币之后,货币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电子货币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拓展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论文除结论外共分5章。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关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最终将导致中央银行货币乃至中央银行的消亡;另一种则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大的冲击。Michael Woodford(2000)则对这两种观点共同的两个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认为央行可通过对准备金存款付息,保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内的研究文献很大一部分是对国外研究文献的翻译和介绍,创新性的研究不多。 第一章是电子货币概述,论述了电子货币的定义、性质、分类、职能以及电子货币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以卡片为基础的电子货币项目正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以互连网或软件为基础的电子货币则很少有国家计划进行试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货币仍以银行卡为主体,信用卡只占极少数。但是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第二章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影响。这一章分别从短期和长期来分析:从货币供应来看,短期中货币乘数将会逐渐变大,基础货币会减少。国外学者的数学模型表明货币供应量将会增加,而且存款准备金率越低,现金使用的范围越广,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越大;长期中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出现逐渐消除了货币层次的划分,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存在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具有内生性、发散性,这动摇了货币乘数成立的前提。从货币需求来看,短期中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资产转换成本,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余额;长期中电子货币的出现模糊了货币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确定界限,动摇了传统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同时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又使得货币需求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大了货币需求量的计量难度。 第三章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一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取代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及中央银行准备金,因此将对中央银行的铸币税
【关键词】:电子货币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2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0 引言10-17
  • 0.1 写作背景和选题意义10-11
  • 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7
  • 1 电子货币概述17-33
  • 1.1 电子货币的定义、性质、分类及职能17-23
  • 1.2 电子货币在境外的发展概况23-26
  • 1.3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概况26-33
  • 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的影响33-41
  • 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33-37
  • 2.2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37-41
  • 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41-57
  • 3.1 货币政策概述41-42
  • 3.2 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独立性42-47
  • 3.3 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目标47-51
  • 3.4 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工具51-57
  • 4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57-64
  • 4.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57-59
  • 4.2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59-64
  • 5 结论64-66
  • 6 主要参考文献66-69
  • 后记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志;王坤平;王宝田;;对非金融机构电子货币的监管存在空白应该加以弥补[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2 王彦斌;;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3 王吉绯;;生物货币:三位一体货币人[J];竞争力;2009年12期

4 冯雯;张湘君;马金英;;以Q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的刍议[J];电子商务;2011年07期

5 崔金玲;;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6 杜斌;;目前电子货币环境下反洗钱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1年07期

7 胡红梅;;我国货币政策管理分析[J];华章;2011年19期

8 王小瑞;;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9 罗云峰;;2011年1-5月宏观金融形势分析[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10 周骏宇;柯学良;;我国M_2/GDP持续走高之谜——基于货币供给和金融体制视角的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勇;;欧盟《电子货币指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布谷;;电子货币:领航人类货币新纪元[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一;叶茂升;;虚拟货币发行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胡仁昱;王贺;;电子货币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孙业霞;;也谈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创新——兼与杨惠昶教授商榷[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瑞玲;李子联;;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7 朱维维;田海山;王维;;基于双边市场的电子货币交易定价机制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林琪;张建伟;;电子支付系统分析[A];第14届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惠昶;张强;;马克思对货币银行理论的创新——古典货币数量说批判[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电子货币反洗钱工作亟待加强[N];金融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孟群舒;支付进入电子货币时代[N];解放日报;2009年

3 郭茹;欧阳卫民:电子货币挑战央行传统职能[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梁柯志;监管网外延 电子货币必须实名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货币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为转型提供空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央行将出台电子货币业务管理办法[N];财会信报;2010年

7 张肖孟;我国电子货币逾18亿张[N];证券日报;2003年

8 王鲁滨 林琼;电子货币、网络银行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0年

9 ;单纯扩大货币供给刺激增长并不万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李舒 徐扬 周立权;8000亿元电子货币遇监管难题[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效冬;非对称性世界货币供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倩;网络经济时代的宏观金融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3 陈全功;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时慧媛;电子货币运作中的网络司法管辖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田立中;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向军;集成化电子货币支付协议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李爱君;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周铭;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张德成;基于商家、消费者和发行机构决策行为的电子货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赛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杨妍妍;电子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9年

3 赵海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钢;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5 伊倩;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柏菁;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果;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8 程晨;关于我国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徐彩;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刘博;汇率、贸易顺差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5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