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9:15
本文关键词:古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俗钱币是古钱的一个分支,它是以钱形为主,多以金属铸造,主要以吉祥厌胜为目的使用的一种特殊钱形物。民俗钱币作为一种趋吉避凶的载体,在民间广为流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和特有的功能,在历史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民众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影响,是客观社会的真实反映。探讨民俗钱币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现实民俗问题的关照。 本文对民俗钱币文化的研究分为三部分: 首先,根据民俗钱币的形制、文字和图案的变化及钱币用途,将古代民俗钱币的发展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并对其历史特点进行归纳:在宋元以前,民俗钱币的发展主要依附于流通货币,随流通货币铸造的发展而发展,反之亦然;在宋元及其以后,民俗钱币已基本脱离了对流通货币形状的简单模仿,各方面逐渐出现异化。 其次,本文分别从儒家的思想、佛道二教的宗教信仰,传统的民间习俗及古人的审美观念等方面内容,对民俗钱币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并认为民俗钱币是普通民众(相对于官方)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将民间习俗与钱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附属于钱币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民俗钱币文化。它是由人们的钱币思想、认识、意识、观念等所形成的文化,是游离钱币实体但又围绕钱币实体而蔓延派生出来的民间社会意识形态。 最后,本文浅析民俗钱币文化的现代价值,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三方面。
【关键词】:民俗钱币 文化内涵 民间习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5.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6
- 1. 民俗钱币基本要素及含义10-11
- 2. 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11-16
- 2.1. 研究现状11-15
- 2.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15
- 2.3. 研究方法15-16
- 一、民俗钱币演变轨迹及历史特点16-25
- 1. 两汉时期初步发展阶段17-19
- 2. 魏晋时期缓慢发展阶段19-20
- 3. 隋唐时期快速发展阶段20-21
- 4. 宋元时期独立发展阶段21-22
- 5. 明清时期鼎盛异化阶段22-25
- 二、民俗钱币文化内涵25-56
- 1. 儒家思想的渗透25-31
- 2. 道佛信仰的体现31-35
- 2.1 道教钱31-34
- 2.2 佛教钱34-35
- 3. 民俗文化的沉淀35-52
- 3.1. 人生礼仪35-41
- 3.2. 丧葬祭祀41-42
- 3.3. 岁时民俗42-45
- 3.4. 游艺博戏45-50
- 3.5. 其他用法50-52
- 4. 审美观念的表现52-56
- 三、民俗钱币文化的现代价值56-59
- 1. 文化价值56-57
- 2. 经济价值57
- 3. 社会价值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青;;古钱币在民俗文化中的历史地位[J];安徽钱币;2009年01期
2 汪有民;;试析唐代的民俗钱币文化[J];安徽钱币;2009年04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概况[J];中国金融家;2005年07期
4 苗雪兰;宋会群;;扑掩和摊钱——古代用钱币作赌具的博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纪洁;压胜钱及相关问题略论[J];中国钱币;2004年04期
6 汪锡鹏;;钱与人的生前身后——钱与古代民俗之一[J];中国城市金融;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克林;厌胜钱初论[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古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