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2 17:23
【摘要】: 2001年以来,企业储蓄在总储蓄中的占比已经位居三大部门之首。高企业储蓄对我国总储蓄及中国目前的消费—储蓄失衡、储蓄—投资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有着极大影响,从而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中国高企业储蓄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高企业储蓄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理论方面,从劳动力要素市场、资本要素市场、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储蓄如此之高的原因。实证方面,利用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和土地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对中国企业储蓄的对数进行回归,并用处理时间序列的计量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负向扭曲对中国企业储蓄的形成有正向作用,资本要素市场的负向扭曲对中国企业储蓄的形成也有正向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要素市场扭曲和分割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中国高企业储蓄形成的原因。在实证上,利用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和土地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对中国企业储蓄的对数进行回归,并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22;F224
本文编号:2693512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本佑;我国资本市场与企业资本结构[J];财会通讯;2002年08期
2 陶林;;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3 林致远;苑德宇;;消费压抑、增长失衡与收入分配[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4 金碚;李钢;;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5 张晓莉;李辉;;从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看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J];经营管理者;2008年17期
6 姜学勤;;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J];消费导刊;2009年03期
7 刘宏杰;;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研究:1978-2006——基于VAR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王一鸣;;经济内外失衡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认识[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9 张卓元;;三个失衡中关键是投资与消费失衡[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10 何帆;张明;;我国企业储蓄及政府储蓄的决定因素和未来演进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N];北京商报;2006年
2 包兴安;[N];证券日报;2009年
3 张军;[N];经济观察报;2006年
,本文编号:269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9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