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7-03-27 13:01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中的表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古典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是中性,即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影响,理论界对此存在很大的争论,大多数实证分析似乎更支持货币非中性的观点。本文针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相关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还不完善、不成熟。这不仅仅表现在具体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而且还表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理念上。大多数学者在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时主要根据其是否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并不否认促进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政策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还不全面。本文认为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稳定经济运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固有的现象,本文在区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中具有的不同表现,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另外,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中央银行应该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的结论。 本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首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总的概括从而提出问题,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周期性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吗?另外中国的经济短期内也存在波动,货币政策的变化与经济短期波动是否存在联系呢?问题提出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的理论贡献和本论文的主要特点,前言部分全面介绍了本文写作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通过对经济周期概念、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经济波动概念、经济波动理论的文献综述,梳理前人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研究状况。根究研究需要重新给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下定义,并对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明确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在本文中的内涵。经典的经济周期定义是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创始人米切尔和伯恩斯在1946年出版的《衡量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来的,经济周期指的是在主要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中所看到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由几乎同时在许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与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化的顺序反复出现,但并不是定时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到十年或十二年;它们不再分为具有接近自己振幅的类似特征的更短周期。本文研究的经济周期和该定义有相同之处,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将会给出自己的定义。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比较多,而且各成体系,本文主要根据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两个体系来全面介绍这些理论。其中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包括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霍曲莱的纯货币商业循环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包括乘数—加速数周期模型、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关于经济波动的相关文献比较少,一般关于波动的研究常见于股票价格、汇率波动等,很少涉及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或者认为宏观经济波动就是宏观经济周期。本文通过对金融波动概念的回顾,以及ARCH模型文献的整理来介绍波动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而本文把通常分析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概念引入宏观经济领域,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来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的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单位根检验、葛兰杰检验、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在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中的表现。本章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对货币政策变量与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波动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之间有以下关系:货币政策不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经济周期变动也不是货币政策周期变动产生的原因;但货币政策的波动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剧烈的货币政策波动将使得经济也产生同向的波动,虽然对经济体的冲击影响持续时间不长,但频繁货币供给量的波动会使得经济体变的异常不稳定。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中具有的不同表现,因此不能用“货币政策对经济有影响或无影响”这样简单的判断来概括货币政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是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分析。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操作历史的回顾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货币政的效果还不是十分的理想。本文从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中国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约束,这些目标有: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正是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特征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第四章是小结部分,通过对前面关于货币政策分析的总结,来说明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中起的作用,进而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本文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进行区分,并分别给出其定义。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时经常对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不加区分,有时还会用经济周期变动来表示经济周期概念,本文严格区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概念。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过程,是刻画经济时间序列偏离序列趋势的时间路径,是对经济长期走势特征的描述。目前还没有学者对经济波动进行研究,一般关于波动的研究常见于股票价格、汇率波动等,很少涉及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或者认为宏观经济波动就是宏观经济周期。本文认为经济波动是经济变量偏离经济趋势的程度,是对经济变量稳定性的刻画,是对经济短期变动特征的描述。 其次,以新的视角考察货币政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前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考察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总量、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也有一部分学者关注货币供应量在经济周期中的周期性变化,很少有学者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没有学者考察货币供应量在经济周期中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波动中的表现。本文通过计量模型的建立来考察货币政策与经济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22.0;F224
【目录】:
- 论文摘要3-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1.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11-31
- 1.1 经济周期的相关文献回顾11-25
- 1.2 经济波动的相关文献回顾25-28
- 1.3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28-31
- 2. 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间的实证分析31-46
- 2.1 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31-38
- 2.2 货币政策在经济的波动中的表现38-46
- 3. 中国的货币政策46-52
- 3.1 中国货币政策历史回顾46-49
- 3.2 货币政策目标49-52
- 4. 小结52-54
- 参考文献54-56
- 后记56-57
- 致谢57-5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5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天锋;开放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贺芳芳;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平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中的表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