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对我国2008年以来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0 06:57
【摘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起,作为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手段,通过引导三大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的走向,调控各变量,促进经济的增长,保持发展的平衡。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国内金融学界和货币当局长期关注的问题。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的传导是决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的环节。 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行,作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其是否对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创造了条件,是否可以增强货币市场工具操作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疏通货币政策的传播渠道,同时其最终对于经济总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最终结果的发生机制如何?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有无因素阻碍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同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是否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角度谈短期融资券和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联系。货币政策最终是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给经济发展带来变化,具体来说是通过对经济的总量和效率产生影响。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各环节的影响。关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本文沿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两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出发,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后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其实施最终对经济的影响),考虑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于货币政策传导各环节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研究原因。同时,本文将探讨论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产生作用。最终得到该债券的发行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2.0
本文编号:272204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2.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志成;我国短期融资券二级市场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2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2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