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4 20:39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货币不再与美元挂钩,各国也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此后,西方各国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国际汇率,汇率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各国开始普遍关注汇率对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之后,西方国家站在维护本国经济和政治的角度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加上国内经济环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从2000年的8.2791升值到2009年的6.8312。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人民币汇率波动首先影响进出口商品,然后通过其它一些机制和方式传递到国内一般商品价格上。对于进口价格和一般商品价格而言,其影响的程度如何,影响的方式和渠道是什么,都成为考察的重点。通过对汇率价格传递弹性的考察,分析我国汇率价格传递不完全的原因,为政府的政策趋向提出建议,达到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总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其次简单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的侧重点和结构,最后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中创新点包括月度数据的选取,其能更准确地反映汇率物价传递效应;同时还分类别地考察了商品的传递弹性大小,有利于更细化地分析汇率物价的传递效果,对于实际的生产和贸易有很好的政策建议效果;同时本文考察了从进口价格到工业品出厂价格再到消费者价格的全过程,整个体系完整地说明了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全过程,并且融入传递机制分析说明。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整个文献综述部分以时间为链条将整个汇率价格研究汇总起来,并从三个层面加以分类。早期的汇率价格研究侧重于探讨购买力评价理论与一价定律是否成立;在购买力评价理论和一价定律难以成立之后,学者们开始探讨其不成立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消费者需求,生产者供给,厂商议价能力,市场集中程度,市场份额,沉淀成本,不完全竞争,市场定价等等;在理论分析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同时,学者们也渐渐开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汇率价格传递的不完全性,近年有学者开始将货币等宏观政策因素纳入计量模型考察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关于汇率价格传递的渠道和机制分析。其中,渠道分析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直接渠道是指汇率对进口价格的影响,间接渠道是指汇率对国内一般商品价格的影响,国内商品价格是通过进口价格受到汇率波动影响的,所以是间接渠道。而机制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生产成本机制,即汇率波动影响国内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货币工资机制,包括工资一价格螺旋的原理;预期机制,影响消费者在现在和未来的消费选择,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价格;替代效应机制,人民币汇率变动除了直接影响进口品价格进而影响消费品价格外,也能通过影响国内进口替代品的价格,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 第四部分分析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原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考察。微观方面有厂商定价策略的选择、贸易双方定价货币的选择、沉淀成本的形成、国内替代商品的影响和时滞性的存在都成为传递不完全的重要原因,并结合食品和烟草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宏观层面从经济的开放程度、汇率波动性的大小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三个角度分析说明。 第五部分是关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的实证分析。除了考察总体进口价格的传递效果外,还加入了五组分类进口商品的价格,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烟、动植物油脂腊、化学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选用2000年到2009年3月之间的月度数据,将人民币汇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做为解释变量,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三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第六部分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一般商品价格的实证分析。一般商品选取PPI和CPI为指标,仍然选用2000年到2009年3月之间的月度数据,只是除了汇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外,在PPI模型中加入进口价格指数,在CPI模型中加入进口价格指数和PPI指数,因为工业品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消费品市场的波动,这就好比中间市场和最终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牵制的。这一部分也是选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变量之间长期和短期关系。 第七部分是结论解释与政策启示。实证结果显示,本文所考察的六类进口价格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消费物价指标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代表国民生产总值的工业增加值之间都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看,各个价格指标在短期内会偏离其长期均衡值,但经济运行存在内在的反向修正约束机制,会制约进口价格较迅速地回复到其长期均衡状态;并且人民币汇率传递在我国也是不完全的、不同类别商品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政策建议:保持人民币汇率小幅波动,以实现物价水平和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合理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理顺汇率物价传递机制,根据市场反映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汇率做为国际间价格连系的一个纽带,其真实反映实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必须健全完善外汇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6;F726;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溟溟;张怡;;利率不完全传递对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的影响[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2 李峧;;汇率波动引发风险几何[J];中国船检;2011年06期

3 王胜;向东进;;汇率传递问题发展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宁新;;汇率波动中交易风险的避险筹划[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5 刘露;;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6 方敏;;经济增长、汇率波动对中国FDI影响的计量分析——基于2005年汇改后的月度统计数据[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7 韩栋;;汇率错位、汇率波动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8 毛中根;段军山;;汇率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9 马常娥;;货款结算的签约货币选择及其风险防范[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10 刘代民;潘华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视角[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丁培培;伍海华;;汇率波动的分形与混沌[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童玉媛;应益荣;;触发式汇率期权的一个定价公式[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忠秀;;汇率波动对外贸价格的传递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5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林;蒋承宏;;浅谈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A];2005年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C];2005年

7 席彦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立霞;刘次华;聂高琴;;长记忆模型的Bayes估计及其在汇率波动中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艳;刘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市场信息[A];2004年仪表材料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上海;预期汇率波动 出口外贸企业提前应对[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垒;人民币汇率波动,购物游产品如何做?[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记者 王亮;签短单防汇率波动风险[N];广州日报;2010年

4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对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思佳;人民币汇率波动背后[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张晓波;能源企业须警惕汇率波动风险[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记者 李丹丹 苗燕 编辑 刘玉凤;无需恐慌“热钱”大量涌入 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加大[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赵奕;出口车企规避汇率波动各有其招[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刚 通讯员 任晓岚 苏晓春;汇率波动,谁最在意[N];浙江日报;2011年

10 东航金融;从人民币汇率波动洞察股市走势[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真;东亚地区汇率波动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忠洲;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雅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峰;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外贸结构升级[D];湖南大学;2006年

6 魏英辉;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汇率波动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自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陶晓龙;汇率决定与波动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徐卓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建模原理、参数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闫伟;汇率波动下石油期货价格建模及随机最优投资组合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鲜;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敏;G-3汇率波动对中国FDI流入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驰;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价格联动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牛海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孙继国;汇率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7 王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及其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瑜;中国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赵晓丹;汇率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4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