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最佳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有投资价值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0-08-03 07:26
【摘要】:《新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最佳分析师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沪深A股2005年~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了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和一般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一般分析师,最佳分析师的买入/卖出评级对市场的短期影响程度更高,这种优势在牛市和熊市中有差异,牛市中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的优势更加显著;从长期看,两者的买入/卖出评级的投资价值没有明显区别。这表明分析师的声誉和投资评级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短期来看,最佳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有投资价值。
【图文】:

分析师,内收


835181其中:买入382928110524934908卖出120333090273表1显示,不论是最佳分析师还是一般分析师,历年的买入评级均大大高于卖出评级,说明我国的证券分析师更乐意作出积极评级。且相对于一般分析师,最佳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数量更少,尤其是在反映牛市的2007年,最佳分析师未作出一例卖出评级。这种现象和西方实证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数量远远大于卖出评级的数量,如Pratt(1993)[15]、Womack(1996)[12]的研究分别得出分析师买入评级的数量是卖出评级的7倍、积极评级是消极评级的10倍的结论。图1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卖出评级60天内收益率分布为全面比较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投资价值,本文从短期和中长期两方面分别计算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和卖出投资评级发布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由于最佳分析师的评选周期为1年,而分析师一般会在2~3个月内更新所跟踪股票的投资评级,并且我国分析师往往将目标价格的预测期定为6个月内,因此本文将短期定义为60天之内,长期定义为180天~360天之间。图1是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卖出评级60天之内收益率的分布结果。图中显示,60天之内,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均值曲线明显高于一般分析师,说明短期内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要高于一般分析师买入评级的收益。从卖出评级曲线可以看出,最佳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收益率曲线整体处于一般分析师卖出评级收益率曲线之下,尤其是在评级发布后的5天内是大幅下降的,而一般分析师37李丽青:最佳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有投资价值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内收


卖出评级的收益率在发布后5天内变化不大,说明市场在超短期内对最佳分析师卖出评级的反应更加强烈。图2显示了两类分析师买入和卖出评级在1年之内的收益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两类分析师买入投资评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均值的分布均呈现类似抛物线的走势,即在投资评级发布的早中期收益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且到9个月之后,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收益和一般分析师没有差异。这与假设3不符,可能与我国证券市嘲投机市”的特性有关。因为在投机大于投资的市场,不论是最佳分析师还是一般分析师都不注重长期投资,而是热衷于追逐热点。从短期看,最佳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收益曲线低于一般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收益曲线,但到后期,两条曲线基本粘合在一起,说明两类分析师卖出评级的长期市场反应也无差异。图2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卖出评级1年内收益率分布图3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评级30天收益率分布为比较两类分析师投资评级在不同市场趋势下的表现,本文分月计算了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图3是2005年~2008年两类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累计超额收益率均值的分布图。由于样本中最佳分析师在2007年未作出卖出评级,故本文未比较两类分析师卖出评级在不同市场趋势下的收益差异。图中分析师的买入评级收益明显受到市场走势的影响,牛市中的收益明显大于熊市中的收益。相比较而言,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投资价值曲线显著高于一般分析师买入评级,这种优势在2007年的牛市中表现更为突出。表明在短期内,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市场反应均高于一般分析师。这与假设2基本一致。(二)回归结果分析下面分别对买入和卖出评级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表3。表2报告了2005年~2008年一个完整牛熊周期内分析师买入和卖出

收益率分布,分析师,收益率分布


锵叩淖呤疲嘧丛谕蹲势兰斗⒉嫉脑缰衅谑?益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且到9个月之后,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收益和一般分析师没有差异。这与假设3不符,可能与我国证券市嘲投机市”的特性有关。因为在投机大于投资的市场,不论是最佳分析师还是一般分析师都不注重长期投资,而是热衷于追逐热点。从短期看,最佳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收益曲线低于一般分析师卖出评级的收益曲线,但到后期,两条曲线基本粘合在一起,说明两类分析师卖出评级的长期市场反应也无差异。图2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卖出评级1年内收益率分布图3最佳分析师和一般分析师买入评级30天收益率分布为比较两类分析师投资评级在不同市场趋势下的表现,本文分月计算了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图3是2005年~2008年两类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累计超额收益率均值的分布图。由于样本中最佳分析师在2007年未作出卖出评级,故本文未比较两类分析师卖出评级在不同市场趋势下的收益差异。图中分析师的买入评级收益明显受到市场走势的影响,牛市中的收益明显大于熊市中的收益。相比较而言,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60天投资价值曲线显著高于一般分析师买入评级,这种优势在2007年的牛市中表现更为突出。表明在短期内,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市场反应均高于一般分析师。这与假设2基本一致。(二)回归结果分析下面分别对买入和卖出评级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表3。表2报告了2005年~2008年一个完整牛熊周期内分析师买入和卖出投资评级市场反应的回归结果。首先看买入评级。分析师买入评级在3天、30天、60天的市场反应系数显著为正,而180天、360天的市场反应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表明市场短期内对最佳分析师买入评级的反应比一般分析师强烈,但长期内对一般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2 刘建和,范炜,金雪军;证券分析师群体荐股能力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5年09期

3 王宇熹;肖峻;吴佳;陈伟忠;;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之谜的新解释——来自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新证据[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2 彭景滔;吴薇;;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基于香港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3 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4期

4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5 储一昀;仓勇涛;;财务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6 肖斌卿;王杨;;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与券商阵营——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发现[J];公司治理评论;2011年02期

7 姚磊磊;张金昌;;评级意见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3期

8 潘越;戴亦一;刘思超;;我国承销商利用分析师报告托市了吗?[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9 刘建和;金雪军;;中国股市量价波动的时间效应[J];审计与理财;2006年04期

10 董大勇;张尉;赖晓东;刘海斌;;谁领先发布:中国证券分析师领先—跟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洪剑峭;张晓斐;苏超;;上市公司业绩变动与分析师预测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琳;;上市公司信息环境与证券市场信息效率[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琪琦;上市公司管理层盈利预测的信息含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5 袁知柱;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测度、决定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季侃;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宋海旭;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倩;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锫;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邹小双;我国证券分析师选股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刘洋;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投资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阮玮仕;卖方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大胆程度与预测准确性[D];清华大学;2010年

7 陆琳;证券分析师跟进决策及其信息供给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余明祥;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关系对盈利预测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小明;我国券商研究报告投资价值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罗炜阳;证券公司声誉与推荐股票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春林,倪苏云,吴冲锋;股评家关注股票基本面因素?——股市信息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2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4 胡奕明,林文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与分析质量——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5 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赢利性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08期

6 王宇熹,陈伟忠,肖峻;国外证券分析师理论研究综述[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煜辉;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效应、反向效应与信息反应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唐盛;港物业交投低迷 本地地产股处境微妙[N];证券时报;2010年

2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衡道庆;地产股意外发力 调控压力仍挥之不去[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2010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N];中国商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舒时;香港地产股遭“洗仓” 热钱待机而动[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渤海证券 陈慧;元旦小假吹奏景气序曲 旅游业进入爆发增长阶段[N];通信信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关;首推股权激励 南国置业人才“防盗”[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叶;地产股中场还是终场?[N];华夏时报;2009年

8 记者 高国华;房地产板块逆市上涨[N];金融时报;2011年

9 记者 潘晟;未来房价下跌或可期[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勇;边唱空边买入 “两面派”瑞信折腾中国楼市[N];华夏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倩;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沁;明星分析师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影响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郑思恩;卖方分析师发布业绩预告点评相关驱动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唐芳芳;成本粘性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5 王博;我国A股市场盈利预测偏差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邹小双;我国证券分析师选股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杨帆;基于声誉视角下证券分析师荐股价值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8 陈琛;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对股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雪梅;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9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79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