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甘肃省民间投资的制度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1:01
【摘要】: 民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相比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与地方采取的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配套政策的实施,民间资本投资增长的势头良好,对于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消费、投资与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制度是经济绩效的核心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民间投资的进与退和政府宏观政策息息相关,创新制度,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有效实施,甘肃经济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甘肃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投资的发展相对滞后。通过与民间投资发达的东部省份对比研究发现,制度因素的差异正是导致民间投资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因此,深入分析影响本地区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约束,对推动甘肃民间投资增长乃至整个甘肃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促进甘肃省民间投资发展为主线,以制度因素为切入点,从民间投资发展的规模、结构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讨了制约甘肃民间投资发展的诸多制度因素。并通过分析,认为民间投资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受到体制、机制、思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结合甘肃实际,提出促进甘肃民间投资,推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包括理论、实证及对策研究三个部分。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回顾和评价;甘肃民间投资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制度、投资与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研究。 实证研究以甘肃省经济总量和民间投资总量为对象,采用主成分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在不同制度因素作用下的甘肃经济总量与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的发展状况。得出从当前的整体制度环境来看民间投资发展受到制约的结论。 对策研究是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甘肃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实施公平的行业准入机制、改革金融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企业家精神等促进甘肃民间投资,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8
【图文】:

趋势图,民间投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甘肃省


图3.21985一2008年甘肃省民间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的变化趋势图单位:%数据来源:依据《新中国统计资料55年汇编》与历年《甘肃省统计年鉴》整理。1.1.3投资增长率先抑后扬趋于稳定由图3.3以看出,甘肃民间投资的增长率在1985至1997年间,大体呈现回趋势,尤其是在1989年、1990年国家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运用行政手段压缩资等措施间接作用于民间投资,使其连续出现了负增长,到了1990年下半年,府对投资的控制逐步放松,使民间投资出现大幅度反弹。从中不难看出,政策向的变化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十分显著。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得高速增长,尤其在1993年出现一个剧烈增长,借此东风,民营经济迅速发。从1994年开始,为了防止过快经济增长带来的不良后果,我国开始实施紧

民间投资,甘肃,浙江,比重


数据来源:依据上表3.2整理。通过表3.2与图3.4和图3.5可以看出甘肃民间投资与其他省份存在不小差距。2008年,甘肃省民间投资额为773.8亿元,而四川省为42%.9亿元,江省为6338.3亿元,两省民间投资额分别是甘肃的5.5倍和8倍。而从民间资比重上来看,1991年至2008年,甘肃各年度民间投资的平均比重仅为31%,而浙江省为52%,四川省为48%,全国比重为44%,可以看出甘肃省民间投资比重不仅与浙江、四川两省有较大差距,也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到2008年,甘肃与浙江相比,投资绝对量差距达到了5564.5亿元,是1985年差额的倍,且差距还有被扩大的趋势。从投资增速上看,2000年以后,浙江省民间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34.2%。年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童瑶;民营企业增长动因的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3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03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