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1:28
【摘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一直都是货币政策研究理论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能完善货币政策理论、增强货币政策的效应。传统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有一个全国一致性的效应,这种观点忽略了国家(或单一货币区)内存在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进而对货币政策的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采取了局部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弱化了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导致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中央银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更加复杂和严峻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中央银行如何在充分考虑到经济和金融几大区域不平衡性的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最优的货币政策,使其发挥最大效应,显得意义尤为重大。 本文基于对最优货币区理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梳理,从理论上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存在;然后采用最新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从实证的角度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的存在,并得出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最明显,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效应居中,西部地区效应最弱的结论;并从从微观主体偏好或结构、金融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内在根源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了实行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消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区域差别和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2.0;F224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2.0;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春;;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基于广义脉冲效应函数的实证检验[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2 赵晓;;货币政策已到尾声[J];中外管理;2011年08期
3 张茉楠;;盯住全球货币政策失当风险[J];w
本文编号:2803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0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