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化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7:23
自政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重点关注。财产性收入作为我国居民收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占居民收入的比例却不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有很大的潜力。财产性收入的提高有助于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内需,从而使我国经济从依靠净出口和投资的拉动转化为依靠内需和净出口及投资协同拉动。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就是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很有必要研究金融市场化对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利率市场化、金融准入及业务经营的市场化、资本市场发展以及民间金融发展等几个层面对金融市场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是不断提高的,但区域差异性较大;同时分析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特点,虽然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总额不大,所占居民收入比例比较低,但是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比较迅速。此外还考察了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以及区域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发现两种差距均比较大。 其次,阐述了金融市场化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机制:分别是是资金价格竞争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竞争机制以及资产组合机制,资金价格竞争是指金融市场化的深入必然伴随着资金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利率的调整将变得更加灵活和频繁,存贷款利率的变化都会对居民财产性收入产生影响。此外我国的民间金融的利率一直都是市场化的,这对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竞争机制是指金融市场化同时也会伴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竞争的加剧,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良好的服务无疑对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监管机构要在此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监管,防止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涉足风险过大的投资领域,从而对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造成损害。资产组合效应机制是指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将更加完善,更富有层次,这些都为应用投资组合理论提供了基础,居民的资产可以分散在更多的投资品种上,同时随着人民币逐步实现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居民还可以将资产分散在不同的国家,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居民在承受既定风险的情况下,最大化了投资收益,从而促进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市场化对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除了全国层面的分析以外,还对东部和中西部进行了对比研究。 文章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确实对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产生了正向的作用,全国数据和分区域的实证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东部地区的系数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其对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因此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存款储蓄余额、房屋市场景气程度以及保险深度三个指标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显著,而居民股市参与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即我国的股市并没有财富效应。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7;F832
本文编号:2811728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7;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易宪容;;关于财产性收入[J];银行家;2008年09期
3 刘毅,申洪;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09期
4 陈建东;晋盛武;侯文轩;陈焱;;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5 曾为群;;分配、金融制度与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邹炜;李兴发;;我国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协整分析[J];海南金融;2008年05期
7 韩汉君;经济发展中的利率市场化[J];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8 包颉;侯建明;;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邦强;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1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1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