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吉林省产业集群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7:59
   随着吉林省加快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以及产业集群概念的不断深化,以交通运输制造业为代表的整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集群,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抵御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吉林省的石化、粮食加工业、光电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等产业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集群形成的初级阶段,资金跟上步伐尤为重要,但我省由于内部企业群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间接融资成本高和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很容易产生集群融资供小于求的紧缺现象,这与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扩大再生产形成突出的矛盾。 充裕的资金是企业各个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尤其对于产业集群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是保证集群内部企业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而吉林省产业集群内部参差不齐的融资能力,不仅成为制约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更是吉林省经济腾飞必须清除的障碍。我省产业集群的融资难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股权融资效益小,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无差异,抵押折扣率较高,金融支持地区分布不均,企业贷款能力不同,信贷资源错配,民间借贷不规范,信用体系不完善等。为此,本文围绕如何为吉林省产业集群提供金融支持这一问题,在总结已有企业融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融资困难的成因作系统分析,对我省以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以期对医治这一“融资顽疾”有所帮助。 本文从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入手,在MM定理、融资顺序原则和激励理论等西方经济学思想中找到符合吉林省产业集群融资特点的理论依据;在统计年鉴和各大网站上收集了交通设备制造业产业融资、吉林省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相关数据,分别论述了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集群融资现状,找出二者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本文着重对产业集群融资缺陷的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此外,根据我省实际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了几种目前既存且比较适合的融资渠道和模式,通过数据对其加以评析;在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融资经验基础上,从政府、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集群内部四方面,针对于贷款额度、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提出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学位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9.27;F832.7
【部分图文】:

融资结构,吉林省,产业集群


加强集群建设,提高企业合作程度显得尤为重调控能力,适当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使融资优势更2.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分析根据啄食顺序理论,企业筹资偏好的顺序是内部—负债融资——股权融资。我省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和民间借贷,其次是银行贷款,再次是政府金融投资占很少比重。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我省具融资模式

趋势图,内源融资,近似值,趋势图


金融企业近 20 年来内源融资占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一直在 65%以上。我们以长春市从事汽车改装、零部件制造、汽车修理、汽车配件与经销的典型企业——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例7,将盈余公积金和配利润的季度额求和,得出内源融资近似值,并绘成趋势图如下: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雪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撑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9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69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