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12-10 01:47
信用评级作为提示金融风险的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定价依据,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经济体系交流的加深,信用评级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仅有二十余年发展历史,制度建设和技术基础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金融体制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结合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总结出了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因为未能及时揭示风险而广受质疑,信用评级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巨大的变革。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如何改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并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
2 信用评级概述
2.1 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1.1 信用评级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2.1.2 信用评级的特点
2.1.3 信用评级的对象
2.1.4 信用评级的结果
2.2 常用的信用评级方法
2.2.1 计分法
2.2.2 要素分析法
2.2.3 评估模型法
2.3 信用评级过程
2.3.1 信用评估公司的信用评估体系
2.3.2 跟踪评级
2.4 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
2.4.1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2.4.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
2.4.3 信用风险揭示与评价体系
2.5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5.1 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投资的者利益
2.5.2 有利于市场的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2.5.3 能够促进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
3 我国目前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现状
3.1.1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特点
3.2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监管体系尚不成熟
3.2.2 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存在缺陷
3.2.3 没有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结果认可机制
3.2.4 信用评级结果的市场需求不足,公开机制不完善
3.2.5 缺乏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3.2.6 信用评级机构自身建设落后,行业面临国际评级机构巨大压力
4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
4.1.1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状况
4.1.2 美国政府对信用评级体系的监管
4.1.3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弊端
4.2 其他国家和地区信用评级体系
4.2.1 法国信用评级体系
4.2.2 日本信用评级体系
4.2.3 德国信用评级体系
4.2.4 国外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5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
5.1 国际条约与信用评级相关的规定
5.1.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评级的新要求
5.1.2 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对信用评级的要求
5.1.3 国际社会对信用评级监管的新趋势
5.2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
5.2.1 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
5.2.2 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
5.2.3 培育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建立评级结果认可制度
5.2.4 培育信用评级市场,完善信用评级结果公开机制
5.2.5 建立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5.2.6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和注释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征信体系建设的缺失及矫正[J]. 王海鹏,叶晖. 金融会计. 2009(12)
[2]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及启示[J]. 张亦春,胡晓. 西部金融. 2009(10)
[3]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使用现状与思考[J]. 郭乐琴,郑小芬. 经济师. 2009(07)
[4]德国的金融体系与监管[J]. 关健. 金融博览. 2008(05)
[5]对我国资信评级机构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 马喜良.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8(03)
[6]国外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经验及启示[J]. 肖瑞婷. 西部金融. 2008(02)
[7]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法律关系解析——以美国债券评级制度为模本[J]. 黄润源,刘迎霜. 学术论坛. 2008(01)
[8]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唐明琴. 黑龙江金融. 2007(09)
[9]发达国家信用评级制度借鉴[J]. 马玉超,黎继梓. 商业研究. 2006(22)
[10]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金山,范自军. 当代经济. 2005(11)
本文编号:2907861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
2 信用评级概述
2.1 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1.1 信用评级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2.1.2 信用评级的特点
2.1.3 信用评级的对象
2.1.4 信用评级的结果
2.2 常用的信用评级方法
2.2.1 计分法
2.2.2 要素分析法
2.2.3 评估模型法
2.3 信用评级过程
2.3.1 信用评估公司的信用评估体系
2.3.2 跟踪评级
2.4 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
2.4.1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2.4.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
2.4.3 信用风险揭示与评价体系
2.5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5.1 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投资的者利益
2.5.2 有利于市场的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2.5.3 能够促进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
3 我国目前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现状
3.1.1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特点
3.2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监管体系尚不成熟
3.2.2 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存在缺陷
3.2.3 没有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结果认可机制
3.2.4 信用评级结果的市场需求不足,公开机制不完善
3.2.5 缺乏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3.2.6 信用评级机构自身建设落后,行业面临国际评级机构巨大压力
4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
4.1.1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状况
4.1.2 美国政府对信用评级体系的监管
4.1.3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弊端
4.2 其他国家和地区信用评级体系
4.2.1 法国信用评级体系
4.2.2 日本信用评级体系
4.2.3 德国信用评级体系
4.2.4 国外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5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
5.1 国际条约与信用评级相关的规定
5.1.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评级的新要求
5.1.2 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对信用评级的要求
5.1.3 国际社会对信用评级监管的新趋势
5.2 加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
5.2.1 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
5.2.2 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
5.2.3 培育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建立评级结果认可制度
5.2.4 培育信用评级市场,完善信用评级结果公开机制
5.2.5 建立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5.2.6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和注释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征信体系建设的缺失及矫正[J]. 王海鹏,叶晖. 金融会计. 2009(12)
[2]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及启示[J]. 张亦春,胡晓. 西部金融. 2009(10)
[3]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使用现状与思考[J]. 郭乐琴,郑小芬. 经济师. 2009(07)
[4]德国的金融体系与监管[J]. 关健. 金融博览. 2008(05)
[5]对我国资信评级机构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 马喜良.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8(03)
[6]国外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经验及启示[J]. 肖瑞婷. 西部金融. 2008(02)
[7]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法律关系解析——以美国债券评级制度为模本[J]. 黄润源,刘迎霜. 学术论坛. 2008(01)
[8]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唐明琴. 黑龙江金融. 2007(09)
[9]发达国家信用评级制度借鉴[J]. 马玉超,黎继梓. 商业研究. 2006(22)
[10]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金山,范自军. 当代经济. 2005(11)
本文编号:2907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0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