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测度指标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01: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贸易盈余高速增长,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则以更快的速度投放。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温和的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幻觉”有利于经济增长。换句话说,保持温和的“流动性过剩”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进入新世纪,“流动性过剩”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诸如催生资产泡沫、降低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引起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从追溯理论根源入手,先理清相关概念,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讨论了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成因、影响和治理方法,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各种流动性测度方法并进行对比。本文认为流动性测度不仅要涵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还要涵盖产品市场;不仅应从总体上回答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更要回答过剩了多少的问题;不仅应从静态的视角考虑,还应动态的考虑流动性过剩的测度问题。因此,在精选指标和测度方法后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三个层次六个指标的指标组合,以商业银行存贷差、存贷款增长速度差两个指标作为一级参考指标,考察宏观经济“供血系统”——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状况;以马歇尔K值系数、名义货币缺口法作为二级静态指标,从静态视角测度流动性状况;...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侧重点和新意
1.3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理论著作
2.1.2 流动性过剩相关研究
2.1.3 流动性过剩测度方法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流动性过剩含义的理解
2.2.2 流动性过剩具体表现
2.2.3 流动性过剩成因方面
2.2.4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3. 流动性测度理论背景
3.1 概念梳理与界定
3.1.1 流动性
3.1.2 流动性过剩
3.2 流动性测度理论介绍
3.2.1 古典货币数量论
3.2.2 政治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
3.2.3 货币需求理论
3.2.4 现代货币数量论
3.3 流动性测度方法综述
3.3.1 马歇尔K值系数:一个粗略的测度
3.3.2 货币需求理论模型下的流动性过剩测度
3.3.3 货币主义的四种测度方法
3.3.4 国内已有测度方法
4. 流动性测度指标组合的构建
4.1 现有测度指标的分析
4.1.1 现有测度指标之间的大致关系
4.1.2 现有测度指标间的比较和差异
4.2 流动性测度指标组合的构建
5. 流动性测度指标实证应用
5.1 一级参考测度指标
5.2 二级静态指标
5.2.1 马歇尔K值
5.2.2 名义货币缺口法
5.3 三级动态指标
5.3.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5.3.3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5.3.4 测算结果
6. 研究总结
6.1 单个指标测度
6.2 定基指标
6.3 用模型进行精确测度
6.4 中国国情下应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性过剩的测度[J]. 马荣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09(04)
[2]国外流动性过剩理论的最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 金成晓,王猛. 江汉论坛. 2008(09)
[3]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与稳定性研究[J]. 王学伟,谭林. 统计与决策. 2008(14)
[4]Excess Liquidity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1997-2007[J]. Chengsi Zhang Hong Pang Associate Professor,China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a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Financ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8(04)
[5]关于流动性过剩测度的理论探讨[J]. 许涤龙,叶少波. 统计与决策. 2008(10)
[6]中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治理的方法[J]. 华民. 世界经济情况. 2008(05)
[7]我国流动性过剩了多少?[J]. 袁前进,陈希,郑长德.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4)
[8]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J]. 许涤龙,叶少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3)
[9]我国流动性过剩内外因剖析及对平稳经济的挑战[J]. 主父海英,郑荣欣,叶蔚. 商场现代化. 2007(35)
[10]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 彭兴韵. 经济研究. 2007(11)
硕士论文
[1]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统计研究[D]. 叶少波.湖南大学 2008
[2]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D]. 陈中.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3642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侧重点和新意
1.3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理论著作
2.1.2 流动性过剩相关研究
2.1.3 流动性过剩测度方法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流动性过剩含义的理解
2.2.2 流动性过剩具体表现
2.2.3 流动性过剩成因方面
2.2.4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3. 流动性测度理论背景
3.1 概念梳理与界定
3.1.1 流动性
3.1.2 流动性过剩
3.2 流动性测度理论介绍
3.2.1 古典货币数量论
3.2.2 政治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
3.2.3 货币需求理论
3.2.4 现代货币数量论
3.3 流动性测度方法综述
3.3.1 马歇尔K值系数:一个粗略的测度
3.3.2 货币需求理论模型下的流动性过剩测度
3.3.3 货币主义的四种测度方法
3.3.4 国内已有测度方法
4. 流动性测度指标组合的构建
4.1 现有测度指标的分析
4.1.1 现有测度指标之间的大致关系
4.1.2 现有测度指标间的比较和差异
4.2 流动性测度指标组合的构建
5. 流动性测度指标实证应用
5.1 一级参考测度指标
5.2 二级静态指标
5.2.1 马歇尔K值
5.2.2 名义货币缺口法
5.3 三级动态指标
5.3.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5.3.3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5.3.4 测算结果
6. 研究总结
6.1 单个指标测度
6.2 定基指标
6.3 用模型进行精确测度
6.4 中国国情下应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性过剩的测度[J]. 马荣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09(04)
[2]国外流动性过剩理论的最新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 金成晓,王猛. 江汉论坛. 2008(09)
[3]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与稳定性研究[J]. 王学伟,谭林. 统计与决策. 2008(14)
[4]Excess Liquidity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1997-2007[J]. Chengsi Zhang Hong Pang Associate Professor,China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a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Financ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8(04)
[5]关于流动性过剩测度的理论探讨[J]. 许涤龙,叶少波. 统计与决策. 2008(10)
[6]中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治理的方法[J]. 华民. 世界经济情况. 2008(05)
[7]我国流动性过剩了多少?[J]. 袁前进,陈希,郑长德.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4)
[8]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J]. 许涤龙,叶少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3)
[9]我国流动性过剩内外因剖析及对平稳经济的挑战[J]. 主父海英,郑荣欣,叶蔚. 商场现代化. 2007(35)
[10]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 彭兴韵. 经济研究. 2007(11)
硕士论文
[1]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统计研究[D]. 叶少波.湖南大学 2008
[2]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D]. 陈中.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3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1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