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0 00:15
东乌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典型边境牧业旗县,贷款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牧户切身利益。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不仅是银行实现"三农(三牧)"金融服务的关键,也是保证边境牧区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文以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小额贷款业务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给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5期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现状
(一)农(牧)户小额贷款发展阶段
1.业务缓慢发展阶段
2.业务迅速发展阶段
3.业务调整发展阶段
4.业务平稳发展阶段
(二)农(牧)户小额贷款担保形式
(三)农(牧)户小额贷款资产质量
三、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贷款网点少及人员数量不足
2.贷款覆盖面不足
3.贷款申请难度大
4.逾期还款或赖账现象存在
5.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
6.小额贷款业务自身存在缺陷
(二)原因分析
1.贷款网点及人数不足方面
(1)东乌珠穆沁旗人口转移政策出台
(2)农业银行机构改革大背景
2.贷款覆盖面不足方面
(1)农村信用社自身优势
(2)牧户对小额贷款的认知度低
3.贷款申请难度方面
(1)自然灾害成为牧户贷款难的“硬伤”
(2)法律规定的影响
4.逾期还款或赖账方面
(1)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
(2)牧户信用意识低
5.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方面
(1)金融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2)客户经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严格
(3)业务宣传存在盲区
6.产品自身存在问题
(1)贷款设计与牧业生产不匹配
(2)缺乏财政补偿机制
四、对策建议
(一)增加金融机构网点及人员配备
(二)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三)整治农村信用市场环境
(四)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五)正确引导牧户树立信贷理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LECTRE III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模型[J]. 石宝峰,王静.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5)
[2]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锡林郭勒盟牧民增收问题研究[J]. 斯琴巴特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调查——以南乐县联社为例[J]. 袁迪. 现代盐化工. 2018(03)
[4]再议农户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J]. 何广文,何婧,郭沛.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5]基于四分图模型的河北农户小额信贷满意度测评[J]. 程京京,王彧婧,郝立斌,杨宜. 武汉金融. 2017(12)
[6]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农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王吉恒,常歆.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04)
[7]1959—2015年东乌珠穆沁旗白灾对畜牧业的影响[J]. 方宝姗. 内蒙古气象. 2017(03)
[8]农户小额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兴文县农信社的调查数据[J]. 罗雨柯,符刚. 农村经济. 2015(09)
[9]对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思考[J]. 杜晓山,宁爱照. 农村金融研究. 2013(05)
[10]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以农业银行为例[J]. 吕晓静.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3)
本文编号:2926832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5期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现状
(一)农(牧)户小额贷款发展阶段
1.业务缓慢发展阶段
2.业务迅速发展阶段
3.业务调整发展阶段
4.业务平稳发展阶段
(二)农(牧)户小额贷款担保形式
(三)农(牧)户小额贷款资产质量
三、农业银行东乌珠穆沁旗支行农(牧)户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贷款网点少及人员数量不足
2.贷款覆盖面不足
3.贷款申请难度大
4.逾期还款或赖账现象存在
5.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
6.小额贷款业务自身存在缺陷
(二)原因分析
1.贷款网点及人数不足方面
(1)东乌珠穆沁旗人口转移政策出台
(2)农业银行机构改革大背景
2.贷款覆盖面不足方面
(1)农村信用社自身优势
(2)牧户对小额贷款的认知度低
3.贷款申请难度方面
(1)自然灾害成为牧户贷款难的“硬伤”
(2)法律规定的影响
4.逾期还款或赖账方面
(1)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
(2)牧户信用意识低
5.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方面
(1)金融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2)客户经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严格
(3)业务宣传存在盲区
6.产品自身存在问题
(1)贷款设计与牧业生产不匹配
(2)缺乏财政补偿机制
四、对策建议
(一)增加金融机构网点及人员配备
(二)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三)整治农村信用市场环境
(四)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五)正确引导牧户树立信贷理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LECTRE III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级模型[J]. 石宝峰,王静.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5)
[2]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锡林郭勒盟牧民增收问题研究[J]. 斯琴巴特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调查——以南乐县联社为例[J]. 袁迪. 现代盐化工. 2018(03)
[4]再议农户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J]. 何广文,何婧,郭沛.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5]基于四分图模型的河北农户小额信贷满意度测评[J]. 程京京,王彧婧,郝立斌,杨宜. 武汉金融. 2017(12)
[6]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农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王吉恒,常歆.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04)
[7]1959—2015年东乌珠穆沁旗白灾对畜牧业的影响[J]. 方宝姗. 内蒙古气象. 2017(03)
[8]农户小额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兴文县农信社的调查数据[J]. 罗雨柯,符刚. 农村经济. 2015(09)
[9]对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思考[J]. 杜晓山,宁爱照. 农村金融研究. 2013(05)
[10]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以农业银行为例[J]. 吕晓静.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3)
本文编号:2926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2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