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法律风险控制

发布时间:2021-03-03 04:52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通信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原因,金融工具创新开始发展起来,80年代达到高潮,时至今日,仍方兴未艾。与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更为严重的是,在金融工具创新过程中,对法律风险不够重视,造成极大的风险隐患。因此,本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从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内涵入手,简要介绍了中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的种类、影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控制的先进经验,阐明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控制的建议,即从商业银行外部的金融工具创新法律法规建设和商业银行内部的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予以解决,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具体而言,第一章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概况,首先简要介绍了金融创新的定义,即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发生的金融变革,主要包括金融...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概况
    第一节 金融创新定义
    第二节 金融工具创新概况
        一、金融工具定义及分类
        二、金融工具创新定义及其概况
        三、金融工具创新的作用
第二章 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含义
    第二节 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
    第三节 法律风险的含义
        一、法律风险的概念
        二、法律风险控制
    第四节 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银行合规法律风险
        二、法律缺陷风险
        三、合同文本法律风险
        四、司法管辖权冲突法律风险
        五、交易对象资格法律风险
        六、信用制度法律风险
        七、金融监管法律风险
第三章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控制先进经验
    第一节 完备的立法
    第二节 强大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第三节 宽严适度的监管法律体系
    第四节 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节 加强商业银行外部建设控制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完善金融监管机构职能
        三、构建信用法律制度
        四、发挥银行业协会作用
    第二节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建设控制金融工具创新法律风险
        一、依法合规经营
        二、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三、建立金融工具创新法律论证和审批备案制度
        四、认真审核交易对象和合同文本
        五、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六、加强法律部门和法律人才建设
        七、建立培训和学习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问题[J]. 李平.  上海金融. 2006(06)
[2]软条款信用证的典型形式及其风险防范[J]. 张婧.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2)
[3]《电子签名法》网上交易的法律保障[J]. 姜楠,王健.  计算机安全. 2004(10)
[4]关于商业银行合规风险控制的若干问题[J]. 张炜.  中国金融. 2004(18)
[5]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 叶永刚,黄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研究[J]. 朱新蓉.  上海金融. 2003(08)
[7]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 余保福.  金融论坛. 2003(07)
[8]商业银行风险的法律防范[J]. 褚如松.  武汉金融. 2003(04)
[9]金融创新与金融职能的变化[J]. 倪云虎,丘在洙.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01)
[10]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庭业务的法律思考[J]. 李金泽.  金融论坛. 2003(01)



本文编号:306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6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