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8:54
债务融资一直是公司的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有关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问题也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传统财务理论、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对债务融资的免税和财务杠杆效应、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对债务融资对公司价值的治理效应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这些研究都将所有债务视为“同质”的,忽略了不同性质的债务对公司治理效应的不同。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与西方国家发达的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发行条件较为苛刻,市场规模很小,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发行公司债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银行贷款是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最重要的形式。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以及借款企业长期国有化,两者最终都受公有产权的代表—政府的控制,债务融资契约市场化程度很低。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企业银行贷款这种债务融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2003年启动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以来,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的债权治理作用能否体现,银行贷款是否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负债治理效应和银行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实...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安排
1.3.1 定量研究方法
1.3.2 定性研究方法
1.3.3 本文框架
2. 债务融资理论
2.1 融资结构概述
2.2 债权融资结构的理论分析
2.3 公司债券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差异
2.4 关于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
2.4.1 国外的研究
2.4.2 国内的研究
3. 中小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
3.1 债券融资
3.2 贷款融资
3.2.1 我国银行体系
3.2.2 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指标的选取
4.2.1 因变量的选取
4.2.2 自变量的选取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 回归分析
4.4.1 模型的设立和假设的提出
4.4.2 回归结果和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代理成本与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1998-2006)[J]. 马君潞,周军,李泽广. 当代经济科学. 2008(03)
[2]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研究[J]. 郑玲.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4)
[3]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J]. 封铁英. 科研管理. 2006(06)
[4]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基于权衡思想的实证研究[J]. 袁卫秋. 会计研究. 2005(12)
[5]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J]. 童盼,陆正飞. 会计研究. 2005(12)
[6]企业负债融资的控制权效率研究——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J]. 沈向光. 财会通讯. 2004(20)
[7]试论资本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J]. 王小芳,邓明然. 经济与管理. 2004(01)
[8]债务结构、企业绩效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J]. 张慧,张茂德. 改革. 2003(05)
[9]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 汪辉. 经济研究. 2003(08)
[10]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为例[J]. 韩德宗,向凯. 经济科学. 2003(02)
本文编号:3060988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安排
1.3.1 定量研究方法
1.3.2 定性研究方法
1.3.3 本文框架
2. 债务融资理论
2.1 融资结构概述
2.2 债权融资结构的理论分析
2.3 公司债券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差异
2.4 关于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
2.4.1 国外的研究
2.4.2 国内的研究
3. 中小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
3.1 债券融资
3.2 贷款融资
3.2.1 我国银行体系
3.2.2 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指标的选取
4.2.1 因变量的选取
4.2.2 自变量的选取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 回归分析
4.4.1 模型的设立和假设的提出
4.4.2 回归结果和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代理成本与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1998-2006)[J]. 马君潞,周军,李泽广. 当代经济科学. 2008(03)
[2]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研究[J]. 郑玲.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4)
[3]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J]. 封铁英. 科研管理. 2006(06)
[4]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基于权衡思想的实证研究[J]. 袁卫秋. 会计研究. 2005(12)
[5]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J]. 童盼,陆正飞. 会计研究. 2005(12)
[6]企业负债融资的控制权效率研究——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J]. 沈向光. 财会通讯. 2004(20)
[7]试论资本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J]. 王小芳,邓明然. 经济与管理. 2004(01)
[8]债务结构、企业绩效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J]. 张慧,张茂德. 改革. 2003(05)
[9]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 汪辉. 经济研究. 2003(08)
[10]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为例[J]. 韩德宗,向凯. 经济科学. 2003(02)
本文编号:3060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6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