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产品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2:16
根据2017年最新的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可知,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7年年末超过82万亿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得到快速增长,国内通过一系列关于消费层次与消费方式的具体特点,进行一步步更新换代,使得居民消费市场环境更加广阔与丰富。同时,国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以往传统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在进行着联合创新,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种以互联网与物联技术为媒介的全新的消费模式。首先得益于政府政策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在国内迅速发展,其次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创新,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居民生活中提供了相关的便利。基于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平台也从中衍生出类似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金融”等等产品,同时还应当看到,“分期乐”,“趣分期”等等基于分期购物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也占据了相当数值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传统银行金融业务也自发的与互联网公司结合,推出“E秒贷”与“手机秒贷”等互联网消金产品,对消金市场引起激烈竞争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消金市场的繁荣发展。那么企业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验发现,如何吸引用户...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探讨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差异。他们在校园中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关于本校学生群体的数据后得知(李丽、吴秋兵,2013),大学生群体间的产品知识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经验与网络技能两方面,即具有互联网操作技能与了解更详细的虚拟产品知识的用户会在选择与购买商更加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与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引入品牌忠诚、产品知识等变量,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如下图 3-1所示。
第五章数据统计与分析29图5-1资金短缺时的购买方式从数据上看,在已回收的280份数据中可以看到,女性用户的数量较多约172人。这与校园学生群体的基本用户特征相符,且年级分布比例与理想情况较为符合个占比将近百分之二十。在生活基本费用上面,基本呈现正态分布,800元以下与3000元以上的学生用户较少,分别占比2.14%与7.86%,以此说明根据学生用户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角度可以看出,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各类产品的定价与相关利率基本符合大多数学生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如图5-1所示,学生群体用户在面对自己心仪的商品而此时并未有充足资金时,他们面对的选择是多样的,此图显示的是每人对于此类问题的不同选择,多选题的数量百分比的计量标准是根据个体向的选择次数与样本总量的比值,用以表示选项人次在所有问题选择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到选择使用消费金融的的选择次数数值最大,占比87.1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会有42.14%的选择次数数值有比较明显的占比,因此,学生用户群体对于网络借贷或是校园贷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在用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使用信息当中,大多数用户对以电商平台为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有极大的兴趣,而与之相关的用户对产品选择的信息如下表5-2所示。可以看到的是,学生群体用户对“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与“苏宁金融”的选择人数较多,分别占比58.65%,23.57%和10.70%。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群体用户比较信赖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学生群体对于风险的认知基础较差,选择资金雄厚,风控较好的平台是最佳选择。
本文编号:3072074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探讨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差异。他们在校园中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关于本校学生群体的数据后得知(李丽、吴秋兵,2013),大学生群体间的产品知识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经验与网络技能两方面,即具有互联网操作技能与了解更详细的虚拟产品知识的用户会在选择与购买商更加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与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引入品牌忠诚、产品知识等变量,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如下图 3-1所示。
第五章数据统计与分析29图5-1资金短缺时的购买方式从数据上看,在已回收的280份数据中可以看到,女性用户的数量较多约172人。这与校园学生群体的基本用户特征相符,且年级分布比例与理想情况较为符合个占比将近百分之二十。在生活基本费用上面,基本呈现正态分布,800元以下与3000元以上的学生用户较少,分别占比2.14%与7.86%,以此说明根据学生用户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角度可以看出,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各类产品的定价与相关利率基本符合大多数学生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如图5-1所示,学生群体用户在面对自己心仪的商品而此时并未有充足资金时,他们面对的选择是多样的,此图显示的是每人对于此类问题的不同选择,多选题的数量百分比的计量标准是根据个体向的选择次数与样本总量的比值,用以表示选项人次在所有问题选择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到选择使用消费金融的的选择次数数值最大,占比87.1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会有42.14%的选择次数数值有比较明显的占比,因此,学生用户群体对于网络借贷或是校园贷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在用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使用信息当中,大多数用户对以电商平台为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有极大的兴趣,而与之相关的用户对产品选择的信息如下表5-2所示。可以看到的是,学生群体用户对“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与“苏宁金融”的选择人数较多,分别占比58.65%,23.57%和10.70%。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群体用户比较信赖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学生群体对于风险的认知基础较差,选择资金雄厚,风控较好的平台是最佳选择。
本文编号:3072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7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