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4:20
国家助学贷款是以个人信用为保障的信用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对助学贷款风险加以防范,构建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展开分析研究。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对国内外有关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得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探究其原因。为帮助天津GS银行有效的进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对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案例进行剖析,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如:美国的“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及启示,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与启示。为天津GS银行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天津GS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得到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申请阶段,完善贷款种类发展生源地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学生引导工作树立诚信意识;助学贷款发放阶段,建立针对贷款学...
【文章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2009-2019 年高校毕业人数统计
17确认后,就完成了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人员并没有逐一的与借款人进行面谈调查,也没有到学校或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具体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情况见图3-3所示。图3-4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情况从图3-3中能够发现,据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主要是以电话询问和到学校与借款学生面谈为主。据贷前调查岗位人员反馈,即便是电话调查,有的也没有全部落实电话调查。没有对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调查了解,就会存在诸多的风险隐患,一方面一些学生出于种种目的想要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会编造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种理由,另一方面学校为确保学生能够入学,提升学校的入学率,往往对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不会严格认真的审核,甚至有的高校会帮助学生来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会在不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前提下,同意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无疑加大了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3.3.2贷中审查风险防范现状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上,天津GS银行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在贷前调查岗完成对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相关信息调查后,信贷审批委员会就要对受理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审查,首先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查贷款的合法性;然后审查贷款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借款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困难家庭,贷款用途是否主要用于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在国家助学贷款审查中主要对申请人所在学校是否签署了同意学生申请贷款,本行贷前调查岗位人员是否在调查报告上签字同意贷款等进行审核。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多集中在每年的开学季,因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中审查上,GS银行往往采取的是突击审查,由信贷部主管、本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及审贷委员会成员,进行
18源,学生诚信情况等进行审查,特别是集中批量审查,必然会造成国家助学贷款审查的不严密,甚至出现漏审现象,这说明天津GS银行在国家在存贷款的贷中审查上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机制。3.3.3贷后风险防范管理现状一直以来,不少商业银行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上,存在着重放款,轻贷后管理的问题,天津GS银行也不例外,不少领导和信贷部经理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出现一些坏账、损失也在所难免,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后就认为尽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天津GS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还会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宣传。当然,天津GS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既是尽到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获得信贷收益的需要。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后并不等于风险防范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要知道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长,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全国各地区就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出国深造,这就给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风险防范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据天津GS银行信贷管理部反馈的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的17.85亿元不良贷款贷后管理情况,借款人主要违约情况见图3-4所示。图3-5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从图3-4中不难发现,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借款人故意违约拖欠的占比高达42%,这也说明了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上不够严格,使那些本来想占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获得了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不仅是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最后一道关,而且还是国家助学不良贷款问题最多的环节。这就需要天津GS银行能够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进把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可惜的是,由于天津GS银行信贷部门将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于对公贷款业务上,对每年发放的新增国家助学贷款和产生的不良贷款管理
本文编号:3097046
【文章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2009-2019 年高校毕业人数统计
17确认后,就完成了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人员并没有逐一的与借款人进行面谈调查,也没有到学校或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具体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情况见图3-3所示。图3-4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情况从图3-3中能够发现,据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调查主要是以电话询问和到学校与借款学生面谈为主。据贷前调查岗位人员反馈,即便是电话调查,有的也没有全部落实电话调查。没有对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调查了解,就会存在诸多的风险隐患,一方面一些学生出于种种目的想要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会编造家庭经济困难的各种理由,另一方面学校为确保学生能够入学,提升学校的入学率,往往对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不会严格认真的审核,甚至有的高校会帮助学生来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会在不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前提下,同意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无疑加大了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3.3.2贷中审查风险防范现状在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上,天津GS银行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在贷前调查岗完成对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相关信息调查后,信贷审批委员会就要对受理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审查,首先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查贷款的合法性;然后审查贷款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借款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困难家庭,贷款用途是否主要用于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在国家助学贷款审查中主要对申请人所在学校是否签署了同意学生申请贷款,本行贷前调查岗位人员是否在调查报告上签字同意贷款等进行审核。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多集中在每年的开学季,因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中审查上,GS银行往往采取的是突击审查,由信贷部主管、本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及审贷委员会成员,进行
18源,学生诚信情况等进行审查,特别是集中批量审查,必然会造成国家助学贷款审查的不严密,甚至出现漏审现象,这说明天津GS银行在国家在存贷款的贷中审查上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机制。3.3.3贷后风险防范管理现状一直以来,不少商业银行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上,存在着重放款,轻贷后管理的问题,天津GS银行也不例外,不少领导和信贷部经理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出现一些坏账、损失也在所难免,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后就认为尽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天津GS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还会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宣传。当然,天津GS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既是尽到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获得信贷收益的需要。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后并不等于风险防范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要知道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长,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全国各地区就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出国深造,这就给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风险防范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据天津GS银行信贷管理部反馈的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的17.85亿元不良贷款贷后管理情况,借款人主要违约情况见图3-4所示。图3-5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从图3-4中不难发现,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借款人故意违约拖欠的占比高达42%,这也说明了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上不够严格,使那些本来想占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获得了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不仅是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最后一道关,而且还是国家助学不良贷款问题最多的环节。这就需要天津GS银行能够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进把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可惜的是,由于天津GS银行信贷部门将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于对公贷款业务上,对每年发放的新增国家助学贷款和产生的不良贷款管理
本文编号:3097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9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