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7:19

  本文关键词: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质上,“流动性”是指某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换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换的速度来衡量。在现代经济学中,流动性定义中的基准商品往往被严格限制在货币范围内,“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某一层次上实际货币存量偏离理论或预期均衡水平的特殊货币现象。 因研究对象和关注范围的不同,“流动性过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流动性过剩一般指的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与经济学上的“流动性陷阱”概念较为类似;广义的流动性过剩指的是一国经济中宏观层面上的货币存量失衡。本文关注的是广义流动性的过剩测度研究。 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尽管目前众多学者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定量实证仍较为缺乏,而已有的实证研究尚不够全面和精确。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研究因对流动性的界定不合理,导致测度角度偏窄,测度结果说服力不足。不应过分关注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尽管它与宏观经济意义上的流动性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但是二者毕竟是不同层次、不同意义的两个问题,单纯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入手对经济总体中的流动性进行测度,忽略金融市场与产品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和实体经济对货币存量的冲击,难免导致测度误差过大。 2)对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研究不够深入,现有测度多流于表象。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问题。特别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流动性的过剩与否,除了本国内部的货币政策和信贷状况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潜在国际流动性过剩和隐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在对其进行测度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国际游资冲击和央行相应冲销产生的影响。 3)虽然利用国际对比的方法进行流动性过剩研究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思路,但是由于金融环境的巨大差异,部分学者指出,这种货币领域的国际比较实际意义不大。必须注意到,尽管流动性问题受到外资涌入的影响较大,但国内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仍应视为主要影响因素。应该说,无论是忽略国内因素还是忽略国际因素,都不可能真正准确地衡量流动性过剩。 鉴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复杂性,利用单一指标对其进行测度将无法反映流动性过剩的全貌,最终影响测度结果的精确性。应考虑采用多指标测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流动性进行综合测度,从宏观经济总体的视角对其过剩程度加以全面反映。在对流动性过剩概念进行合理界定之后,本文对现有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流动性过剩测度的理论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分类比较,确定了一个两层次四指标的流动性综合测度模型,利用1998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程度进行了测度,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对策,试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研究。
【关键词】: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货币失衡 通货膨胀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82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28
  • 1.1 选题背景10-15
  • 1.1.1 现实背景10
  • 1.1.2 研究现状10-15
  • 1.1.2.1 流动性过剩定义:各执一词10-12
  • 1.1.2.2 流动性过剩成因:众说纷纭12-14
  • 1.1.2.3 流动性过剩测度:口径不一14-15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范围15-20
  • 1.2.1 本文的研究意义15-19
  • 1.2.2 本文的研究范围19-20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20-28
  • 1.3.1 流动性测度研究评述20-25
  • 1.3.1.1 测度指标评述20-24
  • 1.3.1.2 评述总结24-25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25-26
  • 1.3.3 本文的创新26-28
  • 2 流动性测度方法理论研究28-43
  • 2.1 概念界定28-30
  • 2.1.1 流动性与流动性过剩的合理内涵28-29
  • 2.1.2 区别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29-30
  • 2.2 流动性测度理论综述30-41
  • 2.2.1 IS-LM 模型下的流动性过剩测度理论30-31
  • 2.2.2 马歇尔K 值系数与超额货币增长率31-33
  • 2.2.3 货币主义的流动性测度理论33-39
  • 2.2.3.1 货币数量论:测度流动性的理论起点33-34
  • 2.2.3.2 价格水平缺口(the price gap)34-35
  • 2.2.3.3 实际货币量差(the real money gap)35-36
  • 2.2.3.4 名义货币量差(the nominal money gap)36-37
  • 2.2.3.5 过剩货币量(the money overhang)37
  • 2.2.3.6 指标比较37-39
  • 2.2.4 稳定货币需求的理论与国内实证39-41
  • 2.3 测度指标对比与综合41-43
  • 3 多指标流动性测度模型及其实证43-51
  • 3.1 模型构建43-45
  • 3.1.1 指标选择与分层43-44
  • 3.1.2 数据选择与取得44-45
  • 3.2 数据分析45-51
  • 3.2.1 马歇尔K 值系数45-46
  • 3.2.2 超额货币增长率46-48
  • 3.2.3 名义货币量差48-49
  • 3.2.4 实际货币量差49-51
  • 4 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51-57
  • 4.1 层次一: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过剩程度分析51-52
  • 4.2 层次二:政策导向的流动性过剩程度分析52-54
  • 4.3 流动性过剩的综合测度分析54-55
  •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55-57
  • 5 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封丹华;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秦洋;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庆菊;我国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怡萱;流动性黑洞形成机理与我国流动性风险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周秋红;流动性过剩测度指标及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玲;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许乐;宏观视角下我国货币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谌帅宇;中国宏观流动性测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1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