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供需侧视阈下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困境与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16 14:48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等背景下快速发展,多元化的供给市场满足了大众化、多场景化的消费需求。实则供需市场存在一定的矛盾,市场中消费平台为抢夺市场而降低门槛,征信相对空白的大学生群体为满足当前需求而滥用金融产品。新型网贷平台的野蛮增长和薄弱的风险意识是当前大学生消费中的风险困境。为规范市场与加强理性消费,可从政府的政策引领、平台的评级体系构建、学校主导的加大宣传教育与学生主动参与了解金融风险等角度入手。 

【文章来源】:对外经贸. 201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供需侧视阈下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困境与优化路径


消费金融供需曲线

平台,类型,问题,金融风险


政府初期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隐性提高了客户的信贷获取性。可P2P网贷和电商类平台为获取用户盲目开展自融、小额放贷等业务,资信审查简单,纵容欺诈行为,大肆宣传风控、简易借贷和保障措施等,如各类机构的跟随放贷现象严重。截至2019年2月,我国问题网贷平台中有1225家是平台老板携款跑路,占全国问题平台的45.47%;要不就是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是经侦介入,这三种类型比重超过90%(如图2)。制度不健全,平台本身运营不合规,或是存管方式、资金流向及风控体系流于形式等问题,也存在烂尾或是自融项目,且借款的逾期与坏账等程序不完备,平台积存客户的投资资金任意支配沉淀了金融风险。信息不对称使投资人难以掌握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无形中增加风险。2017年底我国开始出台各类政策规范网贷、第三方支付等网络交易行为,一些措施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但部分领域出现了金融排斥困境。对接的电商平台数据源头太多,从而导致平台在审核客户的信用等级时难以确认数据的维度或是真实性。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托管、人为洗钱、平台转型以及风控技术等风险给网贷市场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三)薄弱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风险意识培养体系分析——以德州学院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 沙焕滨.  德州学院学报. 2019(02)
[2]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消费金融风险规避探讨——基于美国消费金融发展经验与启示[J]. 徐晔彪.  对外经贸实务. 2019(04)
[3]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J]. 尹振涛,程雪军.  经济纵横. 2019(03)
[4]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意识——来自网贷平台交易数据的证据[J]. 邓东升,陈钊.  财贸经济. 2019(02)
[5]我国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金融排斥问题分析——从校园贷乱象说起[J]. 李鹏,吴宏芳.  西南金融. 2017(12)
[6]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 曹凤岐.  金融论坛. 2015(01)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及风险控制研究[D]. 闫慧敏.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1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41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