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9:10

  本文关键词: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自纸币问世以来,其发展总是与通货膨胀问题联系在一起。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程度不同地受到通货膨胀问题的困扰。由此,各国政府均将通货膨胀问题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来处理,大多数国家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对通货膨胀理论进行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及背景,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确定了研究方法。其次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标准以及度量标准进行阐述并对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加深了对通货膨胀的全面理解。第三,介绍了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表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多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供需不平衡、货币供给量增加、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以及国际因素综合引起的物价上涨现象。第四,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例,介绍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阐述了对我国治理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借鉴意义。第五,对当前的通货膨胀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输入型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22.5;F2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8-9
  • 一. 选题依据8-9
  • 二. 课题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一. 国内研究现状9-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第三节 研究结构和内容13-14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14-15
  • 一. 研究方法14
  • 二. 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通货膨胀的理论概述15-26
  •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度量15-17
  •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15-16
  • 二. 通货膨胀的度量16-17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分类标准17-19
  •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分析19-22
  • 一. 货币数量理论19-20
  • 二. 核心通货膨胀理论20-21
  • 三. 菲利普斯曲线21-22
  • 四. 一价定律22
  •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22-26
  • 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23
  • 二.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3-24
  • 三.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24
  • 四. 构型通货膨胀24-26
  • 第三章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及原因分析26-40
  • 第一节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及特点分析26-29
  • 一.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分析26-27
  • 二.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27-29
  • 第二节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29-35
  • 一. 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作用29-31
  • 二. 货币供应量增加31-33
  • 三. 通货膨胀预期推动物价上涨33-34
  • 四. 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34-35
  • 第三节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5-40
  • 第四章 国外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及借鉴40-44
  • 第一节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40
  • 第二节 德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40-41
  • 第三节 日本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41-42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经历42
  • 第五节 国外治理通货膨胀的借鉴意义42-44
  • 一. 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42
  • 二. 提倡“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42-43
  • 三. 实行浮动汇率制43
  • 四.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43-44
  • 第五章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44-53
  • 第一节 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治理通货膨胀44-46
  • 一.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44-45
  • 二.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45-46
  • 第二节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46-49
  • 一. 有效扩大内需46-47
  • 二. 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47
  • 三. 逐步调整外贸政策47-49
  • 第三节 合理引导社会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49-53
  • 一.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49
  • 二. 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度49-50
  • 三. 完善调查和统计制度50-51
  • 四. 积极防范通货膨胀国际间进行传导51-53
  • 第六章 结论53-54
  • 第一节 结束语53
  • 第二节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志;桂卜统;;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关性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2 侯英;;基于货币视角下的物价走势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5期

3 高茵;;财政刺激计划、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与通货膨胀——中国1996—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4 吴颖;;论目前影响我国通胀的因素和防范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5 张瑞洁;刘明龙;;浅析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5期

6 夏以群;辛小丽;;新自由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程凌;张金水;;开放条件下对货币供应、产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再思考——基于东亚发展模式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7期

8 黄绥彪;治理通货膨胀关键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王学庆;;CPI不能作为判断我国通胀通缩的唯一指标[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10 吴晓灵;;2008年中国经济面对的重大问题[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2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3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7 陈东琪;;在“防胀”和“防滑”之间建立新平衡——近期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措施建议[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格林威治资本利率金融衍生品研究部副总裁 周星;危机过后是通胀?[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曹咏;摩根士丹利王庆及国泰君安李迅雷:“通胀言之尚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管理研究所咨询师 陈涛;通胀预期下企业该怎么办[N];中国航空报;2009年

4 记者 孟斯硕 郭茹;通胀欲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吉强 蒋廷玉 赵伟莉;“金融30条”凸显三大看点[N];新华日报;2008年

6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 陈波

本文编号:318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8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