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6:50
贸易融资是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融资过程,是以贸易结算为基础,给企业一定的融资额度,并为其提供上下游交易所需资金的一系列信货产品之称,对于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针对国内外企业间不同的贸易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融资业务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由传统类的信贷产品转向基于贸易背景的融资类产品,因此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迅速。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银行融资类放款也有一定的风险,企业间的信用风险很容易直接或间接地转嫁给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在拓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该项业务整体的风险管控。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作者搜集并阅读了大量与贸易融资业务和风险管理相关的书籍及文献,并结合相关理论,首先归纳了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分析其与传统类的信贷产品即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的异同点;其次,详细描述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特征、来源与类型,并对影响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再次,总结概括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现状,找出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的概述与分析,总结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原则,提出风险评估模型,针对性地从产品设...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2016年贸易融资业务品种分布图业务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内部数据整理
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作者:张丽娜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24贸易融资投放收紧,压降不良资产,因此2018年-2019年贸易融资不良率大幅下降,远低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平均水平。图3-2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不良业务数据数据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该银行内部未配备专业人士及时对业务的全流程尤其是贷中阶段进行有效监控。在外部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下,贸易融资业务开始出现不良资产,影响贸易融资业务整体的资产质量。通过经办人员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该银行已产生的不良业务进行原因分析,大概总结如下:表3-4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不良主要原因归类金额占比引起不良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归类6.67%因国家政治变动原因,进口商拒付国家风险10%买卖双方一方或者双方陷入法律纠纷,无法按时归还融资法律风险14.17%因汇率波动较大及商品价格变动,进口商及买方无力付款市场风险15.24%买方拒绝付款信用风险21.66%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未按要求进行贷中管理操作风险32.26%买卖双方串通,通过虚假单据骗取银行资金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内部数据整理引起业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同一业务项下不同的风险因素间相互作用,表二中对于该银行贸易融资不良业务产生的分析与表述仅是就其中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具体风险因素及该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3.2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梁志伟曾经在2014年12月4日的“中国银行业创新与
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作者:张丽娜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39匹配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差。为达到风险管理与业务效益均衡的目的,该银行可采用企业与产品相匹配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第一类贸易融资产品属于高自偿性产品,且产品体系已经成熟,这类企业的准入和管理权限可适当放宽;第二类、第三类贸易融资产品具有较高自偿性、对企业自身以及基础交易背景的匹配性要求高、产品结构化程度高,因此对于前期授信方案的设计和后续风险管理的专业性要求也高,需要从企业、基础交易、贸易活动期限、风险缓释手段等方面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的管理;第四类贸易融资产品,银行很难控制基础交易的物流与资金流,产品性质类似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信贷模式,应比照贷款风险管理,但与流动资金贷款相比,其具有更多的风险评估窗口,资金与流物流相对比较清晰,风险便于及时预警并可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控制,相对传统信贷企业,可给予更多的授信支持。在上述对企业与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银行企业授信结构化设计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与贸易融资产品的匹配度方面提出建议如图2:纵轴为债项的结构化安排程度(自偿性),其分布是由低到高;横轴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基本面),其分布是由弱到强。图4-1企业授信结构化安排第一象限的银企关系最差,因为该象限企业基本面最好,在所有商业银行中话语权最强,如果该银行对其结构化条件过高,企业排斥,竞争对手容易介入导致客户流失,丧失优质客户。第二、第四象限的银企关系相对第一象限较为稳定,是该银行追求的目标企业;为平衡收益和风险,对于第二象限的客户,在确保一定抵质押品的前提下,可以为其提供不依赖基础交易的自偿性归还业务融资本息的产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进出口贸易融资的方式选择与风险管理[J]. 周林琳. 财经界(学术版). 2019(18)
[2]关注虚假贸易融资风险[J]. 肖胜. 中国外汇. 2019(16)
[3]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J]. 高淼. 中国商论. 2019(08)
[4]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其风险防范探讨[J]. 郭洪燕,张雅婷,陈滢欣. 时代金融. 2018(35)
[5]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民生银行欺诈事件为例[J]. 钱婕莹. 当代经济. 2017(17)
[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J]. 吉欣悦. 财会学习. 2017(11)
[7]贸易融资操作风险探析及防控[J]. 李琼. 时代金融. 2016(36)
[8]走出银行贸易融资真实性审核困境[J]. 杨桦,段理清. 中国外汇. 2016(23)
[9]贸易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基于花旗银行供应链业务的案例[J]. 李菁. 财会通讯. 2016(32)
[10]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规避分析[J]. 张援越.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0)
硕士论文
[1]基于AHP的A银行温州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许文腾.浙江理工大学 2019
[2]银行视角下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实证研究[D]. 崔名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3]A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规避研究[D]. 胡莹.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业务合作问题研究[D]. 池琳.河北大学 2016
[5]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 史嫣洁.苏州大学 2016
[6]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D]. 刘鑫.西南交通大学 2016
[7]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发展策略研究[D]. 崔文辉.东南大学 2015
[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 封长志.山东大学 2012
[9]对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D]. 郑元亮.山东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383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2016年贸易融资业务品种分布图业务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内部数据整理
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作者:张丽娜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24贸易融资投放收紧,压降不良资产,因此2018年-2019年贸易融资不良率大幅下降,远低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平均水平。图3-2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不良业务数据数据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该银行内部未配备专业人士及时对业务的全流程尤其是贷中阶段进行有效监控。在外部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下,贸易融资业务开始出现不良资产,影响贸易融资业务整体的资产质量。通过经办人员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该银行已产生的不良业务进行原因分析,大概总结如下:表3-4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不良主要原因归类金额占比引起不良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归类6.67%因国家政治变动原因,进口商拒付国家风险10%买卖双方一方或者双方陷入法律纠纷,无法按时归还融资法律风险14.17%因汇率波动较大及商品价格变动,进口商及买方无力付款市场风险15.24%买方拒绝付款信用风险21.66%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未按要求进行贷中管理操作风险32.26%买卖双方串通,通过虚假单据骗取银行资金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内部数据整理引起业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同一业务项下不同的风险因素间相互作用,表二中对于该银行贸易融资不良业务产生的分析与表述仅是就其中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具体风险因素及该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3.2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梁志伟曾经在2014年12月4日的“中国银行业创新与
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作者:张丽娜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39匹配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差。为达到风险管理与业务效益均衡的目的,该银行可采用企业与产品相匹配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第一类贸易融资产品属于高自偿性产品,且产品体系已经成熟,这类企业的准入和管理权限可适当放宽;第二类、第三类贸易融资产品具有较高自偿性、对企业自身以及基础交易背景的匹配性要求高、产品结构化程度高,因此对于前期授信方案的设计和后续风险管理的专业性要求也高,需要从企业、基础交易、贸易活动期限、风险缓释手段等方面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的管理;第四类贸易融资产品,银行很难控制基础交易的物流与资金流,产品性质类似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信贷模式,应比照贷款风险管理,但与流动资金贷款相比,其具有更多的风险评估窗口,资金与流物流相对比较清晰,风险便于及时预警并可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控制,相对传统信贷企业,可给予更多的授信支持。在上述对企业与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银行企业授信结构化设计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与贸易融资产品的匹配度方面提出建议如图2:纵轴为债项的结构化安排程度(自偿性),其分布是由低到高;横轴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基本面),其分布是由弱到强。图4-1企业授信结构化安排第一象限的银企关系最差,因为该象限企业基本面最好,在所有商业银行中话语权最强,如果该银行对其结构化条件过高,企业排斥,竞争对手容易介入导致客户流失,丧失优质客户。第二、第四象限的银企关系相对第一象限较为稳定,是该银行追求的目标企业;为平衡收益和风险,对于第二象限的客户,在确保一定抵质押品的前提下,可以为其提供不依赖基础交易的自偿性归还业务融资本息的产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进出口贸易融资的方式选择与风险管理[J]. 周林琳. 财经界(学术版). 2019(18)
[2]关注虚假贸易融资风险[J]. 肖胜. 中国外汇. 2019(16)
[3]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J]. 高淼. 中国商论. 2019(08)
[4]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其风险防范探讨[J]. 郭洪燕,张雅婷,陈滢欣. 时代金融. 2018(35)
[5]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民生银行欺诈事件为例[J]. 钱婕莹. 当代经济. 2017(17)
[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J]. 吉欣悦. 财会学习. 2017(11)
[7]贸易融资操作风险探析及防控[J]. 李琼. 时代金融. 2016(36)
[8]走出银行贸易融资真实性审核困境[J]. 杨桦,段理清. 中国外汇. 2016(23)
[9]贸易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基于花旗银行供应链业务的案例[J]. 李菁. 财会通讯. 2016(32)
[10]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规避分析[J]. 张援越.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0)
硕士论文
[1]基于AHP的A银行温州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许文腾.浙江理工大学 2019
[2]银行视角下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实证研究[D]. 崔名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3]A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规避研究[D]. 胡莹.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业务合作问题研究[D]. 池琳.河北大学 2016
[5]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 史嫣洁.苏州大学 2016
[6]新常态下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研究[D]. 刘鑫.西南交通大学 2016
[7]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发展策略研究[D]. 崔文辉.东南大学 2015
[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 封长志.山东大学 2012
[9]对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D]. 郑元亮.山东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21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