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分拆上市价值创造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4:45
近期,随着科创板概念的提出,分拆上市的热潮再次回归,而分拆上市中的价值创造路径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的分拆上市案例不多,其中,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作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第一个在港上市IPO独角兽企业,其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考虑更为成熟;因此,本文以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平安好医生的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分拆上市热潮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路径的影响。??目前的文献研究的都是分拆上市案例的经济效应及表现,而本文明确了企业价值创造受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影响,涉及了多个理论,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管理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同时,不仅分析了分拆上市的动因,还明确了价值创造的路径,确定具体文章思路,具体结合了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平安好医生案例,将理论框架与案例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中国平安如何分拆上市平安好医生实现企业价值创造;通过对财务数据和市场反映的分析汇总得出,分拆上市影响企业价值的效果以及路径作用情况的汇总。本文的结论如下:首先,分拆上市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对融资、投资、经营活动三方面的影响来改变企业的效率,最后影响企业价值。其次,对于母公司来讲,可以实现融...
【文章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18间上市的板块会有所差别,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存在和监管,也可以减少同业竞争的影响并且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另一种上市方式——借壳上市而言,IPO这种上市方式的选择是否可以提升案例公司的融资效率的问题是存在的,本文的结果如下:我们要明确,这两者是企业根据市场股票发行的要求,并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上市模式的不同会对上市的融资规模和融资的成本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拓宽融资的渠道、抓住市场机会这些路径,都可以提高融资效率。具体的路径图如下:?图2-1分拆上市提升融资效率路径图??2.4.2分拆上市和投资效率宏观和微观是投资效率的两个方面。本文选取的是企业微观角度的投资效率。新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等于是边际成本资本配置最佳的状态。同时,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提高公司价值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企业是可以选择回报率大于资本成本项目的。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使得投资者进行选择时,如果NPV小于0,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的问题,而NPV大于0代表着被公司放弃,可能会出现投资短缺的问题。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非效率投资的体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也会因此产生负面的影响。前文中分拆上市动机的融资假设而言:分拆上市前,企业一般都会存在融资缺口,受约束的问题。从融资角度来说,获取资金的能力没有达标是很大的原因。而投资角度来看,是企业放弃对投资好的项目。放弃这些投资,也即放弃对于NPV大于0项目的投资,这会使得企业价值受到负面的影响,不得已下降。这种情形下的分拆上市,会减弱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给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这就是企业分拆上市动机假设的体现。内部资本市场假设方面,首先它是分拆上市?
21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首先,根据市值管理假设和融资假设得出企业的融资效率路径。企业将要通过分拆上市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价值。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拓宽融资的渠道以及通过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是企业融资效率的三大路径,这样可以通过分拆上市实现自己融资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其次,基于融资假设动因,得出投资效率提升是改变企业分拆上市前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会出现企业的投资不足的现象。在进行分拆上市之后,企业获得相应融资,从而在面对投资时资金紧张的问题时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可以将资金投入到自己想要投资的项目里,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最后,是经营效率方面。企业的分拆上市行为需要跟企业的自身战略相结合,对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来说,分拆上市有助于这些目的的达成。而中国平安具有这两种特性。因此,分拆上市不仅能使母子公司实现各自的市场目标,还可以促进公司战略的达成,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总体而言,可以得出分拆上市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图如下:图2-4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路径3.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平安好医生案例简介3.1我国公司分拆上市简介本文将证监会设立的于2010年存在的时间点,作为创业板实力前后的分界,对于界限前后时期国内的分拆上市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分拆上市的监管制度做了简单的描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绩效研究[J]. 肖爱晶,耿辉建. 财会通讯. 2019(11)
[2]中概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及动因——药明康德“一拆三”回归的案例分析[J]. 沈佳烨,郭飞. 财会月刊. 2018(21)
[3]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效率[J]. 朱永明,李玲玲. 会计之友. 2018(22)
[4]新浪分拆微博上市的价值创造分析[J]. 史建军. 会计之友. 2018(21)
[5]中概股回归现象解析[J]. 朱英伦,何涛.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9)
[6]股权分拆上市背景下企业税负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 杨杨,于芝麦,杜剑. 税务研究. 2018(07)
[7]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J]. 邓路,孙春兴. 会计研究. 2017(12)
[8]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研究[J]. 温哲. 财会通讯. 2017(08)
[9]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来自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J]. 林旭东,唐明琴,程林,聂永华. 南方经济. 2015(07)
[10]分拆上市是公司融资的最佳选择吗——以同仁堂两次分拆上市为例[J]. 李孟菲,张国胜. 现代商业. 2014(27)
本文编号:3448270
【文章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18间上市的板块会有所差别,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存在和监管,也可以减少同业竞争的影响并且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另一种上市方式——借壳上市而言,IPO这种上市方式的选择是否可以提升案例公司的融资效率的问题是存在的,本文的结果如下:我们要明确,这两者是企业根据市场股票发行的要求,并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上市模式的不同会对上市的融资规模和融资的成本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拓宽融资的渠道、抓住市场机会这些路径,都可以提高融资效率。具体的路径图如下:?图2-1分拆上市提升融资效率路径图??2.4.2分拆上市和投资效率宏观和微观是投资效率的两个方面。本文选取的是企业微观角度的投资效率。新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等于是边际成本资本配置最佳的状态。同时,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提高公司价值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企业是可以选择回报率大于资本成本项目的。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使得投资者进行选择时,如果NPV小于0,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的问题,而NPV大于0代表着被公司放弃,可能会出现投资短缺的问题。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非效率投资的体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也会因此产生负面的影响。前文中分拆上市动机的融资假设而言:分拆上市前,企业一般都会存在融资缺口,受约束的问题。从融资角度来说,获取资金的能力没有达标是很大的原因。而投资角度来看,是企业放弃对投资好的项目。放弃这些投资,也即放弃对于NPV大于0项目的投资,这会使得企业价值受到负面的影响,不得已下降。这种情形下的分拆上市,会减弱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给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这就是企业分拆上市动机假设的体现。内部资本市场假设方面,首先它是分拆上市?
21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首先,根据市值管理假设和融资假设得出企业的融资效率路径。企业将要通过分拆上市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价值。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拓宽融资的渠道以及通过抓住有利的市场时机是企业融资效率的三大路径,这样可以通过分拆上市实现自己融资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其次,基于融资假设动因,得出投资效率提升是改变企业分拆上市前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会出现企业的投资不足的现象。在进行分拆上市之后,企业获得相应融资,从而在面对投资时资金紧张的问题时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可以将资金投入到自己想要投资的项目里,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最后,是经营效率方面。企业的分拆上市行为需要跟企业的自身战略相结合,对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来说,分拆上市有助于这些目的的达成。而中国平安具有这两种特性。因此,分拆上市不仅能使母子公司实现各自的市场目标,还可以促进公司战略的达成,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总体而言,可以得出分拆上市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图如下:图2-4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路径3.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平安好医生案例简介3.1我国公司分拆上市简介本文将证监会设立的于2010年存在的时间点,作为创业板实力前后的分界,对于界限前后时期国内的分拆上市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分拆上市的监管制度做了简单的描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绩效研究[J]. 肖爱晶,耿辉建. 财会通讯. 2019(11)
[2]中概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及动因——药明康德“一拆三”回归的案例分析[J]. 沈佳烨,郭飞. 财会月刊. 2018(21)
[3]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效率[J]. 朱永明,李玲玲. 会计之友. 2018(22)
[4]新浪分拆微博上市的价值创造分析[J]. 史建军. 会计之友. 2018(21)
[5]中概股回归现象解析[J]. 朱英伦,何涛.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9)
[6]股权分拆上市背景下企业税负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 杨杨,于芝麦,杜剑. 税务研究. 2018(07)
[7]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J]. 邓路,孙春兴. 会计研究. 2017(12)
[8]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研究[J]. 温哲. 财会通讯. 2017(08)
[9]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来自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J]. 林旭东,唐明琴,程林,聂永华. 南方经济. 2015(07)
[10]分拆上市是公司融资的最佳选择吗——以同仁堂两次分拆上市为例[J]. 李孟菲,张国胜. 现代商业. 2014(27)
本文编号:344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4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