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负债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与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12:36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外部因素不确定增加的背景下,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微观家庭视角出发,研究了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作用,以期对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给出更全面的分析。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借助跨期消费理论将信贷约束与投资性负债引入到居民预算约束中,利用最优化方法,考察负债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层面,本文借助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及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家庭绝对负债额与相对负债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通过使用工具变量,在克服内生性后研究发现,负债对居民消费总量的提升和结构的改善只存在短期效应,不存在长期效应,且当期负债会抑制居民家庭下期消费支出及结构升级,以负债收入比和偿债率表示的杠杆率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负债资产比对居民消费影响作用存在“倒U型”特征,即使尝试替换不同数据库及剔除异常值的方法,该结论仍然成立。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投资性负债会通过放大家庭财富的方式对居民消费产生刺激作用,而这一效应只在高收入阶层家...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居民家庭部门杠杆率走势图
第二章文献综述8第二章文献综述作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家庭金融逐步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家庭金融研究的是居民决策者如何在生命周期中使用金融工具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Campbell,2006)。居民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对于居民家庭资产的相关研究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资产配置和资产财富效应(Skinner,1996;Calcagno等,2009;Carmichael等,2018;张浩等,2017),但受到微观数据的限制,国内关于家庭金融研究起步较晚,且对家庭负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研究较少。图2-1给出了家庭金融研究的简要框架结构,一般而言,家庭金融研究中假设居民决策主体拥有资产收入等资源禀赋,通过消费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福利水平。图2-1中①和②表示居民通过家庭财富机制满足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但当居民决策主体拥有的经济资源禀赋不足以满足当前消费需求时,则可以通过借贷方式(图中③和④渠道)来达到平滑生命周期消费的目的,⑤渠道所代表的经济资源禀赋决定了决策主体的信贷约束限制,即部分决策主体可能无法通过信贷市场获得资金以支持消费行为,同时受到负债使用的影响,决策主体还可能将负债用于投资,从而影响自身收入水平和资产规模,并间接影响自身福利水平(图中⑥渠道)。图2-1家庭金融研究框架结构简图本文将着重探讨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即图2-1中的③、④和⑥渠道。本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负债概念及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变迁综述;二是居民消费及负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三是负债对居民消费影响文献综述。第一节家庭负债概念及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变迁综述一、家庭负债概念界定
第二章文献综述10注:图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数据来自Campbell(2016)论文,中国数据来自谢绵陛(2017)论文。图2-2世界主要国家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图第二节居民家庭消费与负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厘清家庭负债及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在理论部分探讨负债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通过将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纳入到实证模型控制变量中,还有助于降低参数估计误差。由于本文理论及实证部分均以微观家庭为切入点,故本小节所涉及文献均以微观层面研究为主。一、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家庭资源禀赋决定了居民消费预算约束,当家庭资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时称为“财富效应”,反之则称为“挤出效应”。在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据主要地位(甘犁等,2013),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居民消费时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陈训波和周伟(2013)区分了家庭金融财富与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显著高于房屋资产,家庭财富对居民消费还会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规模及地区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征,但其并未区分居住性房产和投资性房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张浩等(2017)使用2010年和2012年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房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比较而言,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其房屋资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为显著,并且房产对居民消费影响程度会随着房产投资性属性的增强而变大,房贷可以发挥杠杆作用使得房产财富效应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率的逐步提高,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忽略,李波(2015)研究发现,家庭风险资产会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双向效应,风险资产虽然会带来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增强,但也会促进资产财富效应的提高。此外,家庭人口统计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声望、信贷约束与金融市场参与[J]. 吴卫星,尹豪. 财贸经济. 2019(05)
[2]收入分配、房价与居民消费[J]. 梁艳艳,杨巧,陈诚. 宏观经济研究. 2018(12)
[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4]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J]. 刘哲希,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5]家庭资产负债的决定因素:基于多变量Tobit方程系统方法[J]. 谢绵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6]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研究[J]. 祝伟,夏瑜擎. 财经研究. 2018(10)
[7]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卢娟,李斌.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04)
[8]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的逻辑和潜在风险[J]. 张江涛. 国际金融. 2018(07)
[9]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J]. 张晓晶,常欣,刘磊. 经济学动态. 2018(05)
[10]居民家庭“加杠杆”能促进消费吗?——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的经验证据[J]. 潘敏,刘知琪. 金融研究. 2018(04)
本文编号:3624568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居民家庭部门杠杆率走势图
第二章文献综述8第二章文献综述作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家庭金融逐步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家庭金融研究的是居民决策者如何在生命周期中使用金融工具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Campbell,2006)。居民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对于居民家庭资产的相关研究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资产配置和资产财富效应(Skinner,1996;Calcagno等,2009;Carmichael等,2018;张浩等,2017),但受到微观数据的限制,国内关于家庭金融研究起步较晚,且对家庭负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研究较少。图2-1给出了家庭金融研究的简要框架结构,一般而言,家庭金融研究中假设居民决策主体拥有资产收入等资源禀赋,通过消费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福利水平。图2-1中①和②表示居民通过家庭财富机制满足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但当居民决策主体拥有的经济资源禀赋不足以满足当前消费需求时,则可以通过借贷方式(图中③和④渠道)来达到平滑生命周期消费的目的,⑤渠道所代表的经济资源禀赋决定了决策主体的信贷约束限制,即部分决策主体可能无法通过信贷市场获得资金以支持消费行为,同时受到负债使用的影响,决策主体还可能将负债用于投资,从而影响自身收入水平和资产规模,并间接影响自身福利水平(图中⑥渠道)。图2-1家庭金融研究框架结构简图本文将着重探讨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即图2-1中的③、④和⑥渠道。本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负债概念及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变迁综述;二是居民消费及负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三是负债对居民消费影响文献综述。第一节家庭负债概念及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变迁综述一、家庭负债概念界定
第二章文献综述10注:图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数据来自Campbell(2016)论文,中国数据来自谢绵陛(2017)论文。图2-2世界主要国家居民家庭负债结构图第二节居民家庭消费与负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厘清家庭负债及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在理论部分探讨负债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通过将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纳入到实证模型控制变量中,还有助于降低参数估计误差。由于本文理论及实证部分均以微观家庭为切入点,故本小节所涉及文献均以微观层面研究为主。一、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家庭资源禀赋决定了居民消费预算约束,当家庭资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时称为“财富效应”,反之则称为“挤出效应”。在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据主要地位(甘犁等,2013),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居民消费时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陈训波和周伟(2013)区分了家庭金融财富与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显著高于房屋资产,家庭财富对居民消费还会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规模及地区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征,但其并未区分居住性房产和投资性房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张浩等(2017)使用2010年和2012年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房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比较而言,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其房屋资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为显著,并且房产对居民消费影响程度会随着房产投资性属性的增强而变大,房贷可以发挥杠杆作用使得房产财富效应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率的逐步提高,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忽略,李波(2015)研究发现,家庭风险资产会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双向效应,风险资产虽然会带来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增强,但也会促进资产财富效应的提高。此外,家庭人口统计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声望、信贷约束与金融市场参与[J]. 吴卫星,尹豪. 财贸经济. 2019(05)
[2]收入分配、房价与居民消费[J]. 梁艳艳,杨巧,陈诚. 宏观经济研究. 2018(12)
[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4]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J]. 刘哲希,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0)
[5]家庭资产负债的决定因素:基于多变量Tobit方程系统方法[J]. 谢绵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6]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性负债行为研究[J]. 祝伟,夏瑜擎. 财经研究. 2018(10)
[7]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卢娟,李斌.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04)
[8]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的逻辑和潜在风险[J]. 张江涛. 国际金融. 2018(07)
[9]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J]. 张晓晶,常欣,刘磊. 经济学动态. 2018(05)
[10]居民家庭“加杠杆”能促进消费吗?——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的经验证据[J]. 潘敏,刘知琪. 金融研究. 2018(04)
本文编号:3624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62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