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板看我国双层股权结构的发展进路
发布时间:2022-02-21 08:42
双层股权结构为成长性科技创新型企业解决公司融资需求和公司创始人等维持公司控制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但是,双层股权结构的引入和发展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双层股权结构可能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和减弱公司的监督效果,损害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科创板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规范以及对公众投资者的保护措施基础上,对优刻得股份公司的双层股权结构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从事前防范、事中规范和事后救济的角度为我国双层股权结构的完善发展提供建议。
【文章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19,(1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科创板发展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公司自治理论
(二)股东实质平等理论
(三)股东“异质化”理论
三、透视我国科创板的双层股权结构
(一)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必备条件
1. 必须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公司。
2. 明确采纳双层股权结构的途径。
3. 上市公司的市值要求。
4.“多数股东”同意。
(二)特别表决权股东的限制
1. 设立特别表决权股东主体资格要求。
2. 限制特别表决权股东的表决权比例。
3. 限定特别表决权的适用范围。
4. 特别表决权股份转让限制。
(三)普通表决权股东的保障
1. 保证普通表决权股东的话语权。
2. 特别表决权股份转换为普通表决权股份。
3. 重大事项表决权的保障。
(四)信息披露机制
四、案例研究——优刻得尝鲜双层股权结构
(一)优刻得股份公司的双层股权结构
(二)优刻得股份公司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1. 充分保障中小股东分红权益。
2. 符合条件的股东有提名董事和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的权利。
3. 设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
4.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5. 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五、我国完善和发展双层股权结构的进路
(一)事前防范:规定“日落条款”
(二)事中规范:健全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
1. 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2. 健全监督机制。
(三)事后救济: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双重股权结构问题现状及其本土化解决路径探索[J]. 陆序生. 区域金融研究. 2018(12)
[2]双层股权结构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高菲. 中州大学学报. 2018(03)
[3]双重股权架构的香港实践[J]. 巴曙松,巴晴. 中国金融. 2018(11)
[4]上市公司双层股权结构:创新与监管[J]. 高菲,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独特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来自互联网公司双层股权制的全球证据[J]. 石晓军,王骜然. 经济研究. 2017(01)
[6]股东异质化视角下的双层股权结构[J]. 冯果. 政法论坛. 2016(04)
[7]股份公司股东权利多元化配置的域外借鉴与制度建构[J]. 汪青松. 比较法研究. 2015(01)
[8]类别股与中国公司法的演进[J]. 朱慈蕴,沈朝晖.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9]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 王轶.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6)
[10]公司设立的法律性质探析[J]. 杨联明. 探索. 2002(01)
本文编号:3636900
【文章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19,(1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科创板发展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公司自治理论
(二)股东实质平等理论
(三)股东“异质化”理论
三、透视我国科创板的双层股权结构
(一)公司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必备条件
1. 必须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公司。
2. 明确采纳双层股权结构的途径。
3. 上市公司的市值要求。
4.“多数股东”同意。
(二)特别表决权股东的限制
1. 设立特别表决权股东主体资格要求。
2. 限制特别表决权股东的表决权比例。
3. 限定特别表决权的适用范围。
4. 特别表决权股份转让限制。
(三)普通表决权股东的保障
1. 保证普通表决权股东的话语权。
2. 特别表决权股份转换为普通表决权股份。
3. 重大事项表决权的保障。
(四)信息披露机制
四、案例研究——优刻得尝鲜双层股权结构
(一)优刻得股份公司的双层股权结构
(二)优刻得股份公司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1. 充分保障中小股东分红权益。
2. 符合条件的股东有提名董事和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的权利。
3. 设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
4.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5. 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五、我国完善和发展双层股权结构的进路
(一)事前防范:规定“日落条款”
(二)事中规范:健全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
1. 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2. 健全监督机制。
(三)事后救济: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双重股权结构问题现状及其本土化解决路径探索[J]. 陆序生. 区域金融研究. 2018(12)
[2]双层股权结构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高菲. 中州大学学报. 2018(03)
[3]双重股权架构的香港实践[J]. 巴曙松,巴晴. 中国金融. 2018(11)
[4]上市公司双层股权结构:创新与监管[J]. 高菲,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独特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来自互联网公司双层股权制的全球证据[J]. 石晓军,王骜然. 经济研究. 2017(01)
[6]股东异质化视角下的双层股权结构[J]. 冯果. 政法论坛. 2016(04)
[7]股份公司股东权利多元化配置的域外借鉴与制度建构[J]. 汪青松. 比较法研究. 2015(01)
[8]类别股与中国公司法的演进[J]. 朱慈蕴,沈朝晖.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9]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 王轶.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6)
[10]公司设立的法律性质探析[J]. 杨联明. 探索. 2002(01)
本文编号:3636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63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