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预期的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26 07:16
本文关键词:未预期的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金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反应一直为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和学术研究者所关注。货币政策对于金融市场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又是如何,央行如何通过金融市场的反应来衡量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仍亟待解答。根据市场有效理论,现有的市场价格已经充分体现了已知的所有影响因素的状况,只有未被市场预期的新信息才能够对市场造成冲击。因此,在利率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方面,国外学者开始纷纷引入预期因素,利用远期期货利率和调整统计问卷等方式对央行利率调整进行分解,以考察央行利率调整的未预期成分对于市场的影响。然而,受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等客观因素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终未涉及对利率调整预期成分的分解。 本文尝试通过两种方法对央行利率调整的预期成分进行分离:一种是利用同业拆借利率构建虚拟的1月期远期期货利率,进而根据利率调整日前后的1月期远期期货利率变动来衡量市场对央行利率调整的未预期成分;另外一种是将二个月期的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利率调整日之前一天与上一次利率调整日之后一天的差额作为市场参与者对央行利率目标调整的预期部分,进而通过实际利率调整扣减预期部分得到利率调整的未预期成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使用虚拟1月期远期期货利率的分解效果明显好于使用2个月期同业拆借利率。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央行的利率调整对于股市调整日当天的收益率和波动性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其未预期成分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却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即未预期的央行利率上调(下调),将导致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应地下降(上升)。这一结论既符合传统金融学理论,也同此前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致。我们还发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股票市场对央行利率调整具有明显不同的反应,即未预期的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007年之后的这段时间,而在此之前并未显著的对应关系。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2007年之后的我国股票市场比此前更为成熟,货币政策传导功能有所提高。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正向的利率调整(利空)和负向的利率调整(利好)对于股票市场收益率的不对称影响。我们发现,只有正向的未预期利率调整成分影响了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正向未预期利率调整(利空信息)导致将调整日当天和之后第一个交易日收益率下跌,并造成调整日后第二个交易日的市场波动性大幅增加,且其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而负向未预期利率调整(利好信息)无论是对股票市场收益率,还是波动性均没有显著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相应地提出加快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在政策决策中更加注重市场预期因素、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以增强金融市场对于央行基准利率的反应灵敏度,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关键词】:利率调整 货币政策传导 同业拆借利率 未预期成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2.0;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2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9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9-10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10-11
- 1.4 本文的创新11-12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12-18
- 2.1 文献综述12-14
- 2.1.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12-13
- 2.1.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13
- 2.1.3 相关文献评述13-14
- 2.2 相关理论简介14-18
- 2.2.1 预期理论14-15
- 2.2.2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15-16
- 2.2.3 有效市场理论16-17
- 2.2.4 利率与股市的理论关系17-18
- 第3章 未预期成分的分解18-24
- 3.1 基准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18-20
- 3.2 未预期成分的分解20-22
- 3.2.1 构建1月期远期利率分解未预期成分20-21
- 3.2.2 通过2个月期同业拆借利率分解未预期成分21-22
- 3.3 两种分解方法的效果分析22-24
- 第4章 实证分析24-33
- 4.1 数据24-25
- 4.1.1 利率数据24
- 4.1.2 股市收益率数据24-25
- 4.3 实证方法25-27
- 4.3.1 ARCH族模型25
- 4.3.2 本文实证模型选择25-27
- 4.4 实证结果27-33
- 4.4.1 原始模型的实证结果27-28
- 4.4.2 划分时间段的模型实证结果28-30
- 4.4.3 划分正负利率调整的模型实证结果30-33
- 第5章 总结33-35
- 5.1 结论33-34
- 5.2 政策建议34
- 5.3 研究展望34-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伟,金戈;利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2 李敏,金光;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股票交易量的影响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吴雄伟,谢赤;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的ARCH/GARCH模型及其波动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4 何伟刚;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借鉴和启示[J];南方金融;2005年03期
5 刘剑,谢朝华;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 刘积余;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何慧刚;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陆蓉;中央银行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9 杜宏宇,岳军;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10 洪永淼;林海;;中国市场利率动态研究——基于短期国债回购利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未预期的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9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