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民营控股公司股价对“好”信息的不同反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国有、民营控股公司股价对“好”信息的不同反应分析
【摘要】:股价对"好"信息的提前反应,其实质是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泄漏消息)作用于股票市场的结果。治理结构的天然差异,导致了国有控股公司高管在行为决策上相对民营控股公司,更倾向于泄漏利"好"信息。论文选取国有、民营两类高送转公司样本,首先在CAPM模型滚动预测的基准收益率基础上,计算和比较两类样本的异常收益率和累积异常收益率;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累积异常收益率和产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再次,采用添加虚拟变量的面板CAPM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公司在信息公告日附近的股价趋势改变效应上的差异;最终验证了国有控股公司比民营控股公司更容易泄漏利"好"信息的结论。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高送转 信息提前反应
【分类号】:F832.51;F276.1;F276.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学理论(MM定理)认为,上市公司选择现金红利还是股票红利,对股东影响无差异。但在中国的股票市场,长期以来,上市公司的高比例送股与股本转增,都被视为公司层面的重大利“好”来看待与炒作。对利“好”信息的炒作经常在信息公告前就开始,学术界称之为股价对利“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乔坤元;;股票送转、异常收益和管理层持股比例[J];投资研究;2012年02期
2 刘文革;周方召;周正;;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关系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4期
3 李俊峰;王汀汀;张太原;;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告效应及动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如韬;王乾明;;上市公司尽早披露年报动机研究——以2011年披露年报第一家*ST金果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08期
2 张小宁;解永照;;论内幕交易罪的客体[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3 姜华东;乔晓楠;;内幕交易监管、投资者交易策略与市场利益分配[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4 程新生;谭有超;廖梦颖;;强制披露、盈余质量与市场化进程——基于制度互补性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2期
5 邹叶;;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后果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6 肖迪;;股权分置改革、机构投资者与市场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7 蓝文永;韦明升;;信息披露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8 关明坤;牟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东权益及市场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9 辜波;李文君;;我国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10 施建华;;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家电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海洋;;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一个理论模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芦璐;陆勇威;安宝华;;限售股东减持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杨书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吗?——基于《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后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飞雪;李延喜;何艳;;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杭萧钢构的内幕交易[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丹;论上市公司收购中证券犯罪刑事规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情交易与市场操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晓燕;旅游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杜光文;监事会、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娇娇;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戈玉娥;定向增发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10 董晓婷;我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淑芳,李阳;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余光,杨荣;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07期
3 齐文远,金泽刚;内幕交易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规制[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4 王春峰,蒋祥林,韩冬;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及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5 王雄元;张鹏;;信息披露与内部人股票交易获利策略——以六起内部人股票交易为基础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年03期
6 段盛华;公司收购中提示公告与正式公告的市场反应[J];广西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7 李勇;对“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分析[J];预测;2004年06期
8 唐雪松;马如静;;内幕交易、利益补偿与控制权转移——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诚颖;国有资本经营模式[J];开放导报;1996年08期
2 顾全根;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国有控股公司的作用[J];江苏商论;2005年04期
3 ;关于组建国有控股公司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J];财会通讯;1995年12期
4 何诚颖;深圳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营运体系[J];经济前沿;1998年05期
5 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课题组;;上海国有控股公司运行的实证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6 吴浩;;把国有资产真正管好用好经营好——“组建国有控股公司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讨论会综述[J];社会科学;1996年07期
7 张冀湘;;国有控股公司的企业经营功能[J];经济管理;1996年07期
8 孙泽厚;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模式[J];统计与决策;1996年12期
9 冯春;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11期
10 肖宏江;试论政府投资主体的制度创新[J];当代经济;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名勇;;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课题[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袁易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一个计量经济学方法[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袁易明;;中国所有制改革对效率改进的贡献[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4 戚聿东;柳学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整体渐进改革观[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5 卢家瑞;;我国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6 魏益华;蒋东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为国有大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新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8 杨书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吗?——基于《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后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申玉兰;闫凤茹;;经济市场化进程测度探讨[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陈耀;怎样调整西部的所有制结构[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2 杨瑞龙;深圳为何拿国有控股公司开刀[N];经济日报;2003年
3 实习生陈晨;以创业推动就业[N];经济日报;2002年
4 通讯员 张光兴;成都迈入房企整合时代[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周慧兰邋代忘;改革的逻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加快城市东扩 建设美好本溪[N];本溪日报;2008年
7 宋蕾;马凯:过半投资与政府无关多元所有制“迷离”宏观形势[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李全世;关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思考[N];平顶山日报;2006年
9 刘国光;十七大重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凤发;湖南国资重组开启大幕[N];经理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贵;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行为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温湛滨;股东权益保护的融资效应[D];暨南大学;2007年
3 熊风华;国有控股、高管权力与薪酬激励[D];西南大学;2011年
4 冯跃;所有制结构、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张逸昕;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7 Benjamin I.EHIKIOYA;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曾建平;国有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志强;不公平厌恶偏好、产权基础与管理层薪酬契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珍;高送转股票的长期财务业绩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桐;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公司“高送转”信息披露与股价关系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甘杲峰;国有控股公司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博弈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4 张雪;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纪敖;宏观调控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枫钧;国有控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胡敏;我国国有资本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高珊;地方国有资本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连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董事会与经营绩效[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申田;1978年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及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3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4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