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我国金融业监管协调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我国金融业监管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框架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因此急需解决金融业监管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自2007年以来国际和国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并阐释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内涵及框架;其次分析了国内金融业协调监管的现状和不足,进一步说明了金融业协调监管机制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间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协调监管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协调监管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在后危机时代,注重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和爆发,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十二五”规划也已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这充分表明了我国金融监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国茂;;中国式庞氏融资的成因及治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2 雷鹏;孙国茂;;中国非正规金融的庞氏融资特征[J];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贾蜀苇;毛菁;;金融危机背景下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3年02期
4 邓翔;祝梓翔;瞿小松;;金融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及实践[J];天府新论;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峰;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关玉;中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单喜久;日本金融业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勇;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邢哲;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防范与财务安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庭清;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林土瑞;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及制度完善[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夏彬;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及其效率的检验[D];广东商学院;2012年
4 代百洪;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甘维;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视角的早期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邱荣海;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王文佳;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调整与资产风险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张爱民;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产俊;《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与资本金补充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忠生;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成;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平衡研究[J];华北金融;2010年06期
2 梁敏;;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10年10期
3 孙权;;宏观审慎监管理论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3期
4 王刚;李虹;;宏观审慎监管的边界及其实现[J];新金融;2010年11期
5 张严冰;;关于完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的思考[J];才智;2011年02期
6 成家军;;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特点与政策框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7 李文泓;;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思路和政策框架[J];中国金融;2010年13期
8 李文泓;;关于完善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02期
9 王刚;张赞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初步思考[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10 刘敏;孟兆波;;从法律视角看宏观审慎监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银监局局长 阎庆民;强化对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CBN记者 周静雅;宏观审慎监管:后危机时代中国新定式[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韩雪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步入前台[N];金融时报;2010年
4 李刚;宏观审慎监管助推金融整体稳健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5 记者 韩雪萌;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科学监管[N];金融时报;2010年
6 王峗;宏观审慎监管——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N];人民日报;2010年
7 张燕姣;危机洗礼后的监管变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8 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王松奇;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与金融稳定的着眼点[N];金融时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 曹理达 周慧兰;解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胡滨;构建我国金融审慎管理框架的两步走设想[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强盛;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袁闯;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赵清;金融不稳定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张坤;金融稳定机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鲁非;金融市场风险的尾部估计和极值度量[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朴鲁哲;金融稳定中的韩国金融监管体系:变迁、争议与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幸;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陈亮;后危机时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孙钦波;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潘昊;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胡腾宇;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D];暨南大学;2012年
6 汪潇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苏锦山;基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曾省存;金融监管顺周期性问题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雷建花;商业银行顺周期性与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宋云U,
本文编号:550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5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