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1:19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个人征信 信用


【摘要】: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个人信用是构筑社会信用的基础,因此完善个人征信管理是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阶段,个人信用尚未被全社会所认识和重视,导致欺诈、弃供、讹诈等失信行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金融主体,与个人关系密切,但是由于我国个人信用水平问题的影响,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银行坏账率不断上升,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的个人征信管理,提高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信用情况的了解程度,有助于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保障商业银行政策的交易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多项征信管理制度,以期能够不断提高个人征信管理水平,各商业银行落实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规定,完善征信系统建设。但是由于受到银行管理水平、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征信管理还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运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理论,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完善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对策。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研究,发现其存在着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个人信用报告异议处理程序复杂、缺乏评估个人信用的完整信息资料等问题,因此要完善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管理需要从完善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异议处理、加强信息征集管理、加强征信管理人才教育与培训等措施优化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环境,加强征信管理,以期能够更好的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征信 信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绪论8-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外研究情况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13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研究思路14-16
  • 2 个人征信管理理论及国外经验概述16-27
  • 2.1 个人征信的概念及特征16-19
  • 2.1.1 征信的定义16
  • 2.1.2 个人征信的概念及内容16-18
  • 2.1.3 个人征信的特征18-19
  • 2.2 加强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意义19-20
  • 2.2.1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9
  • 2.2.2 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19
  • 2.2.3 促进信贷消费,推动经济发展19-20
  • 2.3 个人征信管理的理论基础20-21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20
  • 2.3.2 交易成本理论20
  • 2.3.3 信用管理理论20-21
  • 2.4 美国个人征信管理的发展情况21-23
  • 2.4.1 美国的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21-22
  • 2.4.2 美国的信用法律体系22
  • 2.4.3 美国的信用执法机构22-23
  • 2.5 法国个人征信管理的发展情况23-24
  • 2.5.1 法国个人征信的组织模式23
  • 2.5.2 法国个人征信的立法建设23
  • 2.5.3 法国个人征信的监管体系23-24
  • 2.6 日本个人征信管理情况24-25
  • 2.6.1 日本个人征信的组织模式与发展现状24-25
  • 2.6.2 日本个人征信的立法建设25
  • 2.6.3 日本个人征信的监管体系25
  • 2.7 个人征信管理的国际经验25-27
  • 3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7-36
  • 3.1 我国个人征信管理的发展历程27-28
  • 3.2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现状28-32
  • 3.2.1 现行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8-29
  • 3.2.2 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查询管理29
  • 3.2.3 异议处理29-30
  • 3.2.4 现行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30-31
  • 3.2.5 商业银行与外部资信评估机构31-32
  • 3.3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存在的问题32-36
  • 3.3.1 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32
  • 3.3.2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处理程序复杂32-33
  • 3.3.3 缺乏评估个人信用的完整信息资料33
  • 3.3.4 缺乏统一全面的个人资信评估体系33-34
  • 3.3.5 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34
  • 3.3.6 社会信用意识普遍缺乏34-36
  • 4 润丰农村合作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完善方案36-39
  • 4.1 润丰农村合作银行简介36
  • 4.2 润丰农村合作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完善措施36-38
  • 4.2.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36-37
  • 4.2.2 注重个人信用信息收集和管理37
  • 4.2.3 建立了多项个人征信管理制度37-38
  • 4.2.4 定期举行征信管理培训38
  • 4.3 润丰农村合作银行个人信用管理的效果38-39
  • 5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的保障措施39-45
  • 5.1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系统39-40
  • 5.1.1 制定数据库的数据采集计划,确保数据更新39
  • 5.1.2 做好数据查证,确保信息真实性39
  • 5.1.3 提高信用报告的可读性,提高数据库的技术含量39-40
  • 5.2 规范异议处理,,优化处理程序40
  • 5.3 加强信息征集管理,扩大信息来源40-41
  • 5.3.1 加强对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40-41
  • 5.3.2 扩大个人信用信息来源41
  • 5.3.3 研发创新的个人征信产品41
  • 5.4 建立科学统一的商业银行个人资信评估体系41-42
  • 5.4.1 健全个人资信评估指标41-42
  • 5.4.2 合理设定指标权重,采用科学量化方法42
  • 5.5 加强征信管理人才教育与培训42-43
  • 5.6 完善个人征信的法律法规建设43-44
  • 5.6.1 建立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43
  • 5.6.2 提高立法层次,修改现有法律法规43-44
  • 5.7 加强信用环境治理44-45
  • 5.7.1 倡导社会信用观念44
  • 5.7.2 要加强对征信相关知识的普及44-45
  • 6 结论与展望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曰瑶;;征信管理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J];济南金融;2006年12期

2 吴滋兴;;论征信业务的档案管理[J];福建金融;2007年07期

3 朱进忠;;基层行开展征信宣传应忌“五种倾向”[J];河北金融;2008年02期

4 陈英凤;;征信管理岂能搞商业化运作[J];中国信用卡;2009年21期

5 曹军新;;我国征信管理从“划桨”转向“掌舵”,抑或两者兼之?——兼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2期

6 王桂堂;;农村非正规信用活动中征信过程及应用价值分析[J];征信;2010年05期

7 杨柳;;构建陕西省征信知识宣传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金融;2011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征信动态[J];征信;2011年03期

9 薛云凤;;征信工作亟待实现“三化”[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16期

10 本刊编辑部;;征信动态[J];征信;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日瑶;;征信管理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赵连飞;张秀平;;征信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秦爱萍;;欧美国家征信法律制度比较分析与借鉴[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五辑)[C];2013年

4 张忠军;;征信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角色[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挺;央行征信局的四大作用[N];上海金融报;2004年

2 宋焱;央行积极推动制定征信管理条例[N];金融时报;2007年

3 固原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 何向东;如何加强新时期农信社内部信贷征信制度建设[N];固原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博;央行征信管理条例有望年底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魏文彪;征信范围不可任意扩大[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石敬涛;征信制度不要变成垄断帮凶[N];证券时报;2009年

7 毕诗成;征信管理,打铁尤需自身硬[N];人民日报;2009年

8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本期专家 王勇;征信管理将纳入法制化轨道[N];上海金融报;2009年

9 ;央行将以培育和规范征信市场发展为重点[N];金融时报;2010年

10 邓吉海 王景辉 杨海军;对征信管理工作进行内审的建议[N];金融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耿得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2 叶世清;征信的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周;信用信息共享和中国征信模式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然;互联网征信模式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艾俊雯;征信中的民事权利保障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程勇跃;银行错误征信报告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白万银;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印希;互联网征信中金融隐私权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姜俊琳;大数据时代的征信创新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王洋;论P2P网贷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赵雯;我国互联网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9 刘苍松;商业银行个人征信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阳;基于J2EE的金融征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88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88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