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2:26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资源集聚 空间辐射 京津冀 威尔逊模型


【摘要】:金融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金融集聚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金融资源集聚所产生的效应与影响。随着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的金融资源的汇集而形成的金融集聚区域必然会对周边经济区域产生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京津冀作为我国经济第三大增长极,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政策支持,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之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处我国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金融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随着北京、天津金融集聚程度的上升,金融辐射能力也随之提升,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金融业应如何借助其集聚优势促进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金融资源集聚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下的空间辐射效应。首先,从理论分析入手,对金融资源集聚的理论基础加以研读,并广泛探究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金融集聚及其辐射效应的相关文献,为本论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从现实分析入手,广泛查阅相关数据资料与研究报告,对京津冀金融业、其他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总体评价,并通过对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路径分析分析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与辐射效应的传递机制,为本文提供全面的研究视野。最后,通过运用威尔逊模型对京津冀各个城市的金融集聚度与辐射效应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与发展现状对提升京津冀金融辐射力度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源集聚 空间辐射 京津冀 威尔逊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9-11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9-10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框架12-13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4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创新之处14
  • 2 金融资源集聚辐射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14-17
  • 2.1 金融资源集聚的理论基础14-16
  • 2.1.1 金融发展理论14-15
  • 2.1.2 金融资源理论15
  • 2.1.3 金融地理学理论15
  • 2.1.4 产业集群理论15-16
  • 2.2 金融辐射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16-17
  • 2.2.1 增长极理论16-17
  • 2.2.2 核心——边缘理论17
  • 3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辐射效应的综合分析17-27
  • 3.1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概况17-19
  • 3.1.1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历程17-18
  • 3.1.2 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18-19
  • 3.2 京津冀金融资源总体评价19-25
  • 3.2.1 京津冀经济与产业发展态势19-21
  • 3.2.2 京津冀金融业发展总体概况21-22
  • 3.2.3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态势评析22-25
  • 3.3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形成机制25-27
  • 3.3.1 金融资源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形成路径25-26
  • 3.3.2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与辐射效应的传递机制26-27
  • 4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与辐射效应的评价体系构建27-34
  • 4.1 京津冀金融集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27-32
  • 4.1.1 京津冀金融集聚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7-28
  • 4.1.2 基于文献法的指标体系的梳理28-29
  • 4.1.3 基于专家咨询法及数据可得性的金融聚集程度指标体系再构建29-32
  • 4.2 京津冀金融辐射效应的测度32-34
  • 4.2.1 样本的选取32
  • 4.2.2 威尔逊模型32-34
  • 5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空间辐射效应的实证研究34-40
  • 5.1 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测度34-36
  • 5.1.1 数据说明34
  • 5.1.2 指标体系信度及效度检验34-35
  • 5.1.3 基于因子分析的金融聚集程度的测量35-36
  • 5.2 京津冀金融金融资源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36-40
  • 5.2.1 金融辐射域的测度36-38
  • 5.2.2 金融辐射强度的测度38-40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40-43
  • 6.1 研究结论40
  • 6.2 关于加强京津冀金融辐射能力的政策建议40-43
  • 6.2.1 依托资源禀赋,寻求差异化发展40-41
  • 6.2.2 加强产业优势互补与承接,,提升金融辐射能力41-42
  • 6.2.3 建立三地协同机制,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系统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黎平海;王雪;;珠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11期

2 李红;王彦晓;;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2期

3 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6期

4 安子铮;安子yN;;金融辐射力与金融中心层级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10期

5 陈浩,姚星垣;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594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94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