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行政性治理
本文关键词:ST公司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行政性治理
【摘要】: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跳跃式发展,中国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基础依然很薄弱。这时,政府的行政性治理就在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配额制的补充,ST制度通过引入退市威胁来解决公司上市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鉴于配额制的声誉和激励效应,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本地企业绩效从而维持本地区股票发行配额的考虑,总是会有动机出手营救或重组其所在地的上市公司。在本文中,我们考察了1998—2003年间的中国ST公司,发现地方政府总是会千方百计地通过补贴或重组来改善ST公司的业绩,这也显示了ST制度作为行政性治理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中国资本市场 ST公司 行政性治理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和总论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蓬勃发展,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正规的金融法律制度却相对贫乏,执法状况更加不尽如人意(Allen et al.2004;Pistor and Xu,2004b)。这种现象与在金融市场发展问题上的主流思潮“华盛顿共识”明显相悖。按照“华盛顿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生;;“最牛行长夫人”何时休[J];理财;2011年07期
2 本刊编辑部;;九问祁斌[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2期
3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J];现代金融;2000年03期
4 王俊强;;“市梦率”畸恋的警示[J];董事会;2011年07期
5 王瀛;;“三板老总”定位新三板 新三板扩容 新造富机器?[J];英才;2011年08期
6 徐洪才;;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三大机遇[J];长三角;2010年01期
7 杜梦姣;;中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与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基于ST与非ST上市公司的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8 周慧琴;;透视中国资本市场的腐败现象[J];改革先声;2001年05期
9 何玉梅;;资本市场开放考验监管层的创新水平[J];董事会;2011年07期
10 康会欣;;国际板推出时机众说纷纭[J];大众理财顾问;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喜义;高阳光;王粲;郭伟红;;坎坷征途闯新路——忆中国资本市场初创阶段深圳的改革探索(下)[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2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郭潇潇;彭韶兵;;我国IPO定价“破发”原因的财务学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于竹丽;杜兴强;周泽将;;中国资本市场A股公司自愿性半年报审计的动因研究——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5 李敬;朱国欣;;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永泽;唐大鹏;;社保基金持股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刘文革;周方召;仲深;;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影响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侯宇;叶冬艳;;机构投资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场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尚兆燕;;投资者保护、法律监管与审计质量改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少鹏;中国资本市场软实力与“三公”原则再认识[N];证券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闫立良;中国资本市场走在历史新起点上[N];证券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汉青;中国资本市场面临较大机遇[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快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N];人民日报;2008年
5 郑权;防范危机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3+1”[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刘洲伟;后金融风暴时代中的全新视角: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壮阔波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谢闻麒 蔡宗琦;“5·19”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再造[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 李迅雷;用国际化来营造功能健全的中国资本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陈宁远;通过“第一”收购案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N];东方早报;2009年
10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徐斌;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国际新施压代表是谁?[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任志宏;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周宏;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迪晶;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于洪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徐谦;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与防范[D];西北大学;2003年
7 段嘉尚;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套利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伍军;国际对冲基金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与实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李文军;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与实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黄瑞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组合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中国资本市场各层次间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汪勇;开放中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3 梁寅鹏;中国资本市场“系”现象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4 袁琳翕;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心宇;境外企业中国(大陆)上市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6 孙芳伟;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管制与市场绩效[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车芳;ST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蔡曙;~*ST恒立公司被并购重组及整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李建功;中国资本市场的混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高鑫生;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适用性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7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0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