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协整方法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08-02 0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协整方法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 货币化


【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世界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而且是货币经济学中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货币流通速度的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与货币政策效果。通过费雪方程式MV=PT可知,货币供给是由货币流通速度来确定的,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货币流通速度自身的变动,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金融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掌握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规律、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维持或提高货币运行的效果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实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展开分析。首先,文章介绍了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经典理论,阐述了各学派的研究视角、理论结论及其贡献与缺陷。然后对国内外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为后面各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界定,并选取了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进行接下来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大体呈长期下降的趋势,且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的变化特点。最后,文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在理论分析部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原因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经济因素本文选取利率、通货膨胀率、储蓄、经济货币化及收入分配差距这几个因素,制度因素选取了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及金融效率这三个方面,而技术因素是指电子货币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并分析它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而说明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了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运用协整理论,选取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实际利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外汇储备、货币化程度及金融发展水平构建计量模型,并得出结论:V1、V2与利率、货币化程度、外汇储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金融发展水平呈正向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经济解释,分析各变量是如何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最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现状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 货币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理论10-15
  • 一、古典学派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10-11
  •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11-13
  • 三、凯恩斯学派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13-14
  • 四、近代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14-15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5-23
  •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国外研究15-18
  •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国内研究18-23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23-24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24-25
  • 第二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的分析25-33
  •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界定25-27
  • 一、交易型货币流通速度25
  • 二、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25-26
  • 三、货币转手速度、现金归行速度和货币最终销售流通速度26-27
  •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及特点27-33
  • 一、我国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31-32
  • 二、若干年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上升的32
  • 三、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基本上是顺经济周期的32-33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33-41
  • 第一节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经济因素33-37
  • 一、利率33-34
  • 二、通货膨胀率34-35
  • 三、居民储蓄率35
  • 四、经济货币化35-36
  • 五、收入分配差距36-37
  • 第二节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制度因素37-40
  • 一、外汇市场制度37-38
  • 二、资本市场制度38-39
  • 三、经济及金融效率39-40
  • 第三节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技术因素40-41
  • 第四章 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1-52
  • 第一节 Johansen协整检验介绍41-43
  • 一、单位根检验41-42
  • 二、协整关系检验42
  • 三、误差修正模型42-43
  •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43-52
  • 一、数据指标选取说明43-45
  •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45-47
  • 三、协整检验47-48
  • 四、建立误差修正模型48-49
  • 五、实证结果分析49-52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52-55
  • 第一节 主要结论52
  • 第二节 政策含义52-55
  • 一、深化完善金融制度53
  • 二、积极强化金融创新53
  • 三、大力发展金融市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 本文实证研究使用的相关数据58-60
  • 致谢60-61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俊宇;;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年16期

2 耿中元;惠晓峰;朱东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607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07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