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是否提高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本文关键词:外资进入是否提高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更多相关文章: 外资进入 讨价还价能力 出口倾向 劳动收入占比
【摘要】:本文采用2004~2007年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方法,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企业进入对中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而港澳台企业的进入则恶化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所在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外资企业出口倾向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特征是导致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外资进入 讨价还价能力 出口倾向 劳动收入占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04、7110315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16)等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32.6;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外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因素,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沈坤荣与傅元海,2010)。现有研究表明,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张宇,2010;郭熙保与罗知,2009),而且其产生的“工资溢价”效应,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Gopinath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坤荣;傅元海;;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1期
2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3 许和连;亓朋;李海峥;;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溢出效应[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4 艾洪山;张亚斌;亓朋;;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工资溢出——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5 张宇;;空间经济视角下的外资依赖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6 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郭熙保;罗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2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3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4 周学仁;;FDI技术水平与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基于中国数据的指标衡量与关系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5 蒋含明;李非;;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6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7 董万好;刘兰娟;王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8 赵三英;刘波;;宏观税负、薪资水平与民间投资的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9 王丽英;刘后平;;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10 赖俊平;;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分布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叶勇;广东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夏李君;影响利用外资质量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夏志均;中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韩欣欣;中国式奥肯悖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乃文;现阶段中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份额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群;异质性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洪波;广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红利效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U,
本文编号:67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7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