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式及绩效

发布时间:2017-08-15 09:08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式及绩效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信贷 农业保险 互动模式 绩效


【摘要】:农村信贷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户融资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因为信贷风险大、申请门槛高而导致农户"贷款难"问题较普遍。近年来,在农村信贷中引入了农业保险,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也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探索出多种"农业保险+农村信贷"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负担过重和农民贷款难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各种互动模式以及绩效,为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提出政策性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农村信贷 农业保险 互动模式 绩效
【分类号】:F832.43;F842.6
【正文快照】: 在农村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农村信贷在农户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户贷款受到信用风险大,贷款门槛高等问题的制约。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农业保险和农村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辉荣,傅亚平;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前景探析[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2 徐文龙;;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合作互动实证研究——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2年01期

3 李景波;佟国光;;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1年09期

4 徐文龙;;县域金融发展及其对经济支持情况的调查——以沽源县为例[J];河北金融;2012年09期

5 程郁;罗丹;;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缺口的估计[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2期

6 郭晓鸣;廖祖君;付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景慧;根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内蒙古奈曼旗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张三峰;杨德才;;基于农民异质性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以江苏泗阳县X镇为例[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3 王贵荣;齐新林;陈彤;;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研究——基于新疆的实地调查[J];调研世界;2010年01期

4 王芳;;福建少数民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王世群;;“现代企业+陶瓷艺术家”模式——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发展的新思路[J];佛山陶瓷;2010年10期

6 陈烨弘;;辽宁省农地流转模式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0年02期

7 马婧瑶;;我国银保合作困境及解决思路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5期

8 谢玉梅;胡基红;;农村信贷配给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01期

9 吴萍;曹光乔;;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年03期

10 蒋永甫;何智勇;甘凤;;近十年来农民组织化的研究进展[J];桂海论丛;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翠莲;赵伦;;合作社过程中利益、博弈与互惠规范的观察——从社区合作社的角度[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王庚;孙同强;;“新网工程”视角下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钱龙;刘玲玲;;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A];贵州省高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希敏;马微;;社会资本发挥抵押替代技术的理论分析及其检验——一种观察农户借贷行为的新视角[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吴本建;马九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模式选择[A];2013年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倩;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宋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毕玉平;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亚飞;农业产业链纵向关系的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邵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恩;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安建明;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孙浩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渠;莱芜白皮蒜产业化经营组织与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芳;和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胜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纯;资产专用性与治理结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丽;潍坊市蔬菜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辛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思考[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杨海凤;鄂温克旗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婕;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新;对我国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效率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建祥;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J];保险研究;2002年04期

2 彭雪梅;我国银行保险的比较研究及其模式设计[J];金融论坛;2001年10期

3 栾培强;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4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5 李毓祁;;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J];海南金融;2006年05期

6 赵树丛,顾江;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组织形式的演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1期

7 李锐,李宁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8 胡小平;贾善和;;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弱质性[J];农村经济;2007年05期

9 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3期

10 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穗生;;印度农村信贷发展初探[J];南亚研究;1983年04期

2 林万土;农村信贷如何贯彻“紧中有活”[J];福建金融;1987年05期

3 吴琳善;当前农村信贷效益低的成因及其对策[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0年01期

4 曹文炳,余德斌;农村信贷投资环境差的表象成因与对策建议[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5 王少平,杨帆;农村信贷能否启动需求的几个问题[J];计划与市场;1999年08期

6 肖启义;农村信贷服务缺失与补拾——对贫困山区农村信贷服务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02期

7 罗庸;关于改革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原则及其措施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05期

8 周达苏,廖光荣,陈建中;农村信贷如何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J];学习导报;1997年01期

9 肖武湘;;农村信贷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学习十五大报告的几点体会[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1998年02期

10 楚汴英;农村信贷资金供给问题浅议[J];改革与理论;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雁;;农村信贷结构优化模式的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宋磊;王家传;;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泰安市农村信贷需求现状的调查[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3 雷蕾;;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袁建岐;;改进农村信贷扶贫工作的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岳云;刘荣茂;;构建和谐社会的金融支持[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祝健;;论马克思农业特性与资本推动理论的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局课题组;陆贺峗;;创新财政支农机制问题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8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晋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问题及解决思路[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圆媛;创新农村信贷:为“三农”发展注入活力[N];四川日报;2009年

2 吕志强;“微型企业”莫成农村信贷遗忘的角落[N];商务时报;2009年

3 通讯员 王之健;“农村信贷”为乌恰贫困农牧民致富铺路[N];克孜勒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余建民 通讯员 魏传利 胡才东;平利:信贷“绿色通道”破解农民融资难[N];陕西日报;2009年

5 邢振明;农村信贷供给机制亟需改进[N];金融时报;2010年

6 驻新宾记者王金荣;新宾农村信贷呈现多元化格局[N];抚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贾青芳;农村信贷亟待迎势而上[N];中国特产报;2006年

8 汤计 刘军;开启束缚农村信贷的锁链[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赵晓强;央行六大措施力增农村信贷[N];经济日报;2004年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邱兆祥 王修华;金融服务为何与农民不亲[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龙耀;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失灵与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TOURE SAOUDATOU(杜雷);关于农村信贷对受益人群效果的评估:几内亚法兰那地区案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明忠;贫困的经济学分析:要素流转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4 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2010年

5 高珊珊;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李军;我国涉农信贷与保险耦合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8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阎亚军;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亮;陕西省千阳县农村信贷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肖春波;我国农村信货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管雪丽;农村信贷与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焕印;社会资本与农村信贷风险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田安阳;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我国农村信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伟;农村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7 国彪;需求视角下的农村信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马卫娟;新疆农村信贷供求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少红;河北省农村信贷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10 李冰娜;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7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77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