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以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以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为视角
【摘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主要集中在对分工的形成以及分工的发展上。马克思认为,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交换和分工是相伴发生的、社会分工具有两重性。在马克思看来,分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积极的意义。金融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分工理论在金融业的具体应用,它是社会及企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服务新模式不断产生,对金融企业形成了新的挑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启示我们,金融机构必须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实现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关键词】: 马克思 分工理论 金融服务外包
【分类号】:F830;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金融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分工理论在金融业的具体应用,它是社会及企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角度对金融服务外包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对于紧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委;邵鸿飞;;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2 邓小伟;张爱华;;马克思分工与人的发展思想的逻辑轨迹探微[J];求实;2011年09期
3 白鹤;;论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新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4 刘笑菊;;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3期
5 杨芳;;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实质[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张溟久;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10期
7 马俊峰;;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的正义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的第一次思想转变与《克罗茨纳赫笔记》[J];求是学刊;1999年03期
9 尼尔·弗格森;;完美的马克思[J];理论参考;2003年02期
10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5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张玉琛;;浅论马克思的社会观及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吕国辉;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小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8 马蓥伯;;第一讲 为什么要认真读点马列原著?[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9 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年[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2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3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晓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巴黎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伍俊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N];学习时报;2007年
8 华东师大哲学系 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10 《科技导报》副主编 蔡德诚;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2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华;“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4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5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8 周宏;理解与批判[D];南京大学;2002年
9 顾习龙;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霍君辉;马克思和谐思想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志国;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超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5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7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义桂;马克思理论观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汪涛;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0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