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与安全隐患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与安全隐患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安全 公司治理 投资者结构 运行机制与效率
【摘要】:在全球重要股票市场中,我国股票市场表现出显著的暴涨暴跌特征。这种风险特征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问题并存制约着公司的成长性,证券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进而综合竞争能力弱,散户主导的投资者结构使得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显著,政策因素对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与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也更加严峻。因此,分析我国股票市场蕴含的风险与安全隐患对于推动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公司治理 投资者结构 运行机制与效率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批准号:12AJY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也将更加严峻。推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为成熟和发达的资本市场,显然需要质和量尤其是质的显著提高。因为仅仅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这个量的指标,仅有做大的可能(在市值缩小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资本市场力与的抗冲击能国家金融安全[J];上海财税;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梅 ,张立华 ,彭辉;弱市大盘下的基金绩效评价[J];青海金融;2002年07期
2 夏小东;;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产权重置、价值重估与多重博弈[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李启亚;中国证券市场创新体系研究[J];改革;2001年01期
4 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内在缺陷的实证分析[J];改革;2001年06期
5 张宗新;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J];改革;2002年06期
6 颜蕾;;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投资行为[J];改革;2005年10期
7 何君光;;建立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8 钟晨;;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的必备条件——有效监管体制的建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亚飞;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机遇的分析与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4期
10 侯晋龙;试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娟;;证券监管的目标定位:理论分析与中国选择[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阳亚玲;;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与变迁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浩;孙铮;;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焦方义;;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刘浩;孙铮;;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方红星;施继坤;张广宝;;产权性质、信息质量与公司债定价——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孙杨;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监管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任俊涛;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盛均全;中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吕炜;风险投资的经济学考察——制度、原理及中国化应用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7 董贵昕;金融泡沫运行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谢群;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效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妍;财务报告供应链参与主体关系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关静;公司债券的发行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胡方元;基于知识转移的技术市场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洪瑞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甜;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吴晔;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成燕;我国证券市场转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贞;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储灿春;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振祥;积极推进深港金融业合作与创新[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军;宋广涛;李锡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讨——基于维护金融安全视角[J];北方经贸;2006年08期
2 胡庆康,尹应凯;论公司治理与金融安全的互动关系[J];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Z1期
3 费伦苏;;论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J];济南金融;2006年06期
4 柯浪;;金融安全:虚拟城池的现实危机[J];深交所;2007年08期
5 曹雪锋;贾润军;;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与中国金融安全[J];金融论坛;2006年02期
6 张斌;;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7 钟永红;;外资对中资银行的产权渗透与我国银行业的安全[J];海南金融;2007年01期
8 王兆星;;促进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协调统一[J];银行家;2010年02期
9 张绍岩,薛波;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重构中的隐性契约[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10 曹建明;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三)──中共中央第七次法制讲座[J];探索与争鸣;199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连福;曹春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与出路[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伊志宏;李艳丽;江轩宇;;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来自股权激励宣告公司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银国;张琛;;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邓莉;杨军;李宏胜;;银行进入公司董事会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谢德仁;张高菊;;金融生态环境、公司治理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刘轶;许勇;;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评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琨;陈晓;;关联方担保:融资还是“圈钱”[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韩舒畅;崔学刚;;雷曼风险管理为何失效[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业安;是为金融安全还是为利益安全[N];财经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申林英;成思危纵论银行改革创新四大热点[N];证券日报;2006年
3 贾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提高评级质量保证金融安全[N];证券时报;2007年
4 实习记者 李麒麟;银行应该继续引进战略投资者[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易兰;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N];经济日报;2005年
6 俞靓;农行股份制改革需解决好三大课题[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董秋彤;股份公司需重新审视“公司治理”[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南京市公安局 蒋悦音;独董专业户是公司治理毒药[N];证券时报;2010年
9 记者 潘晟;“资本市场及公司治理研讨会”在沪召开[N];上海金融报;2010年
10 李剑阁;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P搆生;台湾金融控股公司之公司治理模型及关键性成功因素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窦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李有彬;关系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袁宜;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彦;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潘东;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陈全伟;机构投资者:一般理论和中国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陈荣杰;证券公司制度发展、治理结构与风险[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晨;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孙志杰;基于公司治理的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白鹤;中美股市机构投资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陈维;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张永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业绩与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6 马宁;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殷明;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缺陷与优化设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刘万;养老金积极主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靳伟;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刘莉;引入战略投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6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