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
【摘要】:通过将大量金融资源汇集到金融中心区域,金融集聚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任何特定的地理范围都有其资源容量的极限。随着金融资源的演进,金融集聚逐渐转化为金融扩散。本文从金融集聚角度对金融扩散现象解读,发现金融扩散是在多种动因的作用下形成的,包括外围地区资本充足带来的低成本、松散竞争带来的高收益,以及信息和资源溢出的效应。由于各种动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交叉,最终可归纳为三条转化率:基于成本的密度规律、基于收益率的引力规律和基于辐射作用的辐射规律。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扩散 金融集聚 转化动因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金融集聚与金融扩散的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ib-069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40933356-2
【分类号】:F830
【正文快照】: 自“金融中心”概念被Kindleberger(1974)提出并被理论界所熟知,相关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1]。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加快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国家金融中心,乃至国际金融中心的口号被广泛提及。大量研究从定性或定量角度,全面分析了金融集聚为金融中心带来的成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朝阳;何德旭;;英国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经验及启示[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陈国亮;;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09年04期
2 李静霞;丁艺;;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作用[J];求索;2009年10期
3 尹来盛;冯邦彦;;金融集聚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4 朱同丹,李尚敏;论都市经济[J];江苏商论;2003年09期
5 曾献东;谢科进;;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6 熊义杰;崔爱桃;;杨凌农科城的经济辐射能力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王少君;;台州城市群与浙中城市群的对比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李焯章;郭新力;李欣;王苗;;谈现代物流对武汉经济圈的支柱作用[J];商业时代;2006年35期
9 王有鸿;费威;;金融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35期
10 刘婷婷;吴东立;刘钟钦;;区域经济增长基础上金融集聚效应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肖盛峰;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冯坛;城市化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徐勇;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曹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9 卢中华;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玉兰;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孙鹏;上海市金融产业市场竞争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焕;中国金融集聚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邓毅新;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土地利用与布局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佳;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津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动因新探析[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10 黄,
本文编号:787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8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