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矛盾——现代货币数量论视角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09-05 14:13
本文关键词:试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矛盾——现代货币数量论视角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美联储 货币数量论 财政转移支付 后凯恩斯主义 超额储备 信贷扩张 政府债务
【摘要】:对伯南克来说,美联储和财政部应该合作并尽可能强化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部分"从而达到提振宏观经济的目的。然而2009年伯南克提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在理论上自相矛盾,货币政策的"财政成分"是量化宽松政策起效的主要原因,缺乏财政政策配合的单纯量化宽松无法对美国实体经济起到提振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货币数量论 财政转移支付 后凯恩斯主义 超额储备 信贷扩张 政府债务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2010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战略——从货币政策目标角度分析”(10ZFQ79001)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分类号】:F820
【正文快照】: 与传统的货币政策相比,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在迅速将政策利率(基准利率)降低至历史低点或接近于零后,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以有效遏制经济金融危机的恶化、蔓延。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主要经济体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姝;;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2 李,
本文编号:79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9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