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
本文关键词: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
【摘要】:FDI对中国经济的显性的影响表现在增长和就业两个方面,在全球经济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FDI的数量依然十分重要,保持稳定的外资进入仍然是政策追求目标。本文根据我国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就业变量,通过构建VAR模型对FDI、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增长对FDI的流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呈现波动态势。FDI和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FDI带来了就业的增加,这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互动的促进关系。FDI在长期和深层次上带来的研发、技术溢出、竞争和示范效应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十分关键,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要坚持"求质保量"的外资政策导向,对经济结构调整、外资流入以及就业政策进行协调、系统的考量,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外资策略。当前政策的着力点除了继续优化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FDI向内地转移之外,沿海地区更应给出科学、有效的政策以吸引高新技术跨国公司及其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的投资。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就业 VAR模型
【分类号】:F224;F832.6;F124;F249.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TAD)最新的世界投资前景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但同时该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也指出,2011年中国FDI流入增速放缓且低于全球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吸引外资带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亦卓;;外商直接投资与北京经济增长[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刘辉群;王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就业效应:基于投资主体和行业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孟雪;;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9期
5 牟俊霖;;外商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年04期
6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增长因素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7 毛英;闫敏;;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8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9 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10 金碧;陈仲常;;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传导渠道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蕊;陆迁;邵飞;;西部地区吸引FDI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张媛媛;刘振栋;唐志丹;;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万金金;;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4 王艳;曾刚;;绿色贸易壁垒与经济收敛性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5 陈嵬;;FDI对东、西部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6 张玉倩;;FDI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7 朱维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我国制造业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8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韩大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10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方华;李守芹;;FDI技术溢出、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吴宇川;;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人力资本门槛与教育经费投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小霞;;江西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8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愫彤;FDI、政府与私人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孟麒;对外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范荣;青岛韩资企业应对投资环境变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廉国恩;FDI对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华;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茆训海;苏北县级市招商引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锋祥;袁晓玲;;FDI与经济增长、国内资本及劳动力作用机理[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2 周春应;;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3 田素华;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4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金洪飞;简永军;陈利贤;;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机理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6 刘金钵;任荣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杨玲;;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转型的效用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江绮萍;试论我国外商投资的就业效应[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10 李海舰;我国“三资”企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飞;李晓晨;;我国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动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1期
2 代谦;别朝霞;;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J];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3 黄玉梅;孙宁华;;上海市FDI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朱博文;张坤;;FDI与我国经济增长[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7期
5 王玉敏;;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FDI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06年08期
6 张敏;杨以文;;国内资本与FDI对安徽经济影响之实证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周云;;天津和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4期
8 常乃磊;吕默;;基于VECM模型的FD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中国1996~2009年季度数据为例[J];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9 黄晓娟;;收入差距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10 梁滢;;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的关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锐;王俭;;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性研究:1995~2004年[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宝贵;;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教育投入的数学模型解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9 朱莲琴;;浙江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数技经所 樊明太;CGE模型的前沿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陈波,
本文编号:813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1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