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
本文关键词: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
更多相关文章: FDI 国际贸易 技术效应 碳排放绩效 Malmquist-Luenberger
【摘要】:本文基于DEA非参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1995-2010年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估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进而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FDI、国际贸易技术效应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影响的动态计量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而西部地区的FDI技术效应不显著;三大区域的进口贸易均抑制了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均无明显作用。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FDI 国际贸易 技术效应 碳排放绩效 Malmquist-Luenberger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路径优化与政策研究”(12BJL054)
【分类号】:F224;X196;F832.6;F75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自从我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对外承诺以来,承受着来自国内碳减排与国际碳排放转移的双重压力。当前国内碳减排的困境有二:一是国内低碳技术基础薄弱,70%的低碳技术依赖进口(邹骥,2010);二是对国外低碳技术的吸收能力不足。这一双重困境导致了国内低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畅;;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3 王海鹏;;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4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5 魏梅;曹明福;江金荣;;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6 李子豪;刘辉煌;;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及影响因素——基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李怀政;林杰;;碳排放、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龙;;金融危机的新变化与中国应对之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杨亚平;;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3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4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6 赵晓莉;熊立奇;;FDI对东道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8期
7 李国柱;;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6期
8 邓柏盛;宋德勇;;我国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1995-2005[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9 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10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献金;肖邵方;;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6期
2 邹艳芬;;中国能源生态足迹效率的技术进步影响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5期
3 蔡承yP;陈健伟;;减排——德国炼焦工业技术进步的首要目标[J];燃料与化工;2008年04期
4 欧阳劲进;颜文洪;;GMO技术进步与环境管理对策[J];生态科学;2006年02期
5 王祥光;;小氮肥厂脱硫技术[J];氮肥技术;2008年03期
6 罗丽英;王丽娜;;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3期
7 郭军华;邓波;;技术进步与生态足迹的协整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8 杨军;黄慧平;周乾乾;;东门南华公司无剩余污泥外排生化处理工艺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年01期
9 杜雨潇;夏恩君;;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10 陈子教;于文益;;广东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与潜力研究[J];广东科技;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家廉;;我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的现状与发展对策[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五期)[C];1999年
3 魏建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探讨[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戴荔珠;马丽;;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投入产出分析——以SO_2排放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仁品一;;上海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6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黄菁;;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葛继红;;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农业面源污染——以江苏省为例[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9 马海燕;刘奕彤;甘得春;王星茹;;唐钢水资源科学利用与发展的理性抉择[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姜宏;;加强技术引导和监督推进国产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进步[A];汽车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专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e,
本文编号:813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1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