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转融券实施的1分钟高频数据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转融券实施的1分钟高频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均值溢出效应 波动溢出效应 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摘要】:转融券是我国证券市场金融制度的重大创新。本文选取了转融券实施前后的2013年2月19日~2013年3月15日区间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现货指数1分钟的交易数据,通过建立基于t分布的VECM-MVGARCH-BEKK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转融券前,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并且只存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单向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转融券后,只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而且只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单向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转融券实施前后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均不存在长期波动溢出效应。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均值溢出效应 波动溢出效应 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A2012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批准号:08BJY155)资助
【分类号】:F224;F832.5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一直是只能单边做多,投资者无法利用做空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此来规避损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相继推出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转融资后,2013年2月28日,经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转融券的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和股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凤华;刘文井;杨晓光;;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2010年4月16日以来的高频数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海鹏;;中国股指期货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晓彬;李瑜;罗洎;;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4 封思贤;张兵;李心丹;汪慧建;;从中国股指期货境外的联动看我国股市定价权[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5 戴佳青;潘和平;;沪深300股指与期货的高频动态关系检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7期
6 项歌德;沈开艳;;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以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为例[J];上海金融;2012年06期
7 刘庆富;华仁海;;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11期
8 乔高秀;刘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十五个月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富;黄波;方磊;;中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监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2 刘庆富;华仁海;;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日内信息结构研究——基于交易和非交易时段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雪莹;岳国明;;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市场价格间关系:基于高频数据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魏振祥;杨晨辉;刘新梅;;沪深300指数期货与国内外股指期货市场间的信息传递效应[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5 刘飞;吴卫锋;王开科;;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功能测算——基于5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6 傅传锐;;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发现分析——基于频带分解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7 李兴发;;我国外源性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J];金融与经济;2012年01期
8 曹海军;朱永行;;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溢出和联动效应:资本流动三阶段背景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9 金涛;;商品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二元VAR-GARCH模型[J];价格月刊;2012年10期
10 左浩苗;刘振涛;曾海为;;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溢出和信息传导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洎;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信息传递效应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袁朝阳;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时变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乔高秀;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定价偏差及波动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股指期货与市场波动[D];南京大学;2011年
2 安宁;我国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岩;基于MS模型的我国股指期货收益波动状态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治华;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联动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康艳青;基于VaR方法我国股指期货风险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王姗姗;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极值的波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郑卓;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引入对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唐佚佳;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岳国明;股指期货的境内外上市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10 黄凯;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2 曹明;;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期现套利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3 文凤华;刘文井;杨晓光;;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2010年4月16日以来的高频数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5 熊熊;王芳;张维;孙雅婧;;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与A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6 黄永兴;徐鹏;;股指期货对股票指数波动性的影响——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计量检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张宗成;王郧;;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双变量EC-EGARCH模型的证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向丽;成思危;汪寿阳;洪永淼;;期现货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9 罗洎;王莹;;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黄学军;吴冲锋;;离岸人民币非交割远期与境内即期汇率价格的互动:改革前后[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紫云;;中国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2 王群勇,王国忠;沪市A、B股市场间信息传递模式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杨琦;;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1期
4 岳朝龙;丁元子;;沪市不同行业间信息的溢出效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苏培科;;股指期货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J];西部论丛;2010年06期
6 喻小军;开设本土股指期货对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影响研究[J];特区经济;2005年06期
7 邹忠盼;周斌;;股指期货及其风险透视[J];上海经济;2006年11期
8 甄红线;;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所面临风险的防范措施[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12期
9 贾春浩;;浅析我国当前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J];金融经济;2009年08期
10 姜雨含;孙文军;;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实际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金所 供稿;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N];期货日报;2010年
2 中金所供稿;全球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N];期货日报;2010年
3 海通股指期货联合研究中心 雍志强 刘佳利;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N];期货日报;2010年
4 记者 姚宜兵;制度建设夯实股指期货市场基础[N];期货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超;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需要过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小乐 陆绮雯;股指期货市场影响力有多大[N];解放日报;2010年
7 国泰君安股指期货研究中心 张智勇 余雷;一个健康发展的股指期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N];经济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茜;股指期货市场秩序初步建立[N];上海金融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溟;可靠的制度保障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N];经济日报;2011年
10 董少鹏;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仍为“演习版”[N];证券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左顺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及其对市场功能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时变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梁忠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郭睿;引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邓长荣;我国住宅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性特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柯建飞;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李新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香港和内地股指期货市场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一X;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牛放;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4 颜虎;沪深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进;建立健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若干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6 刘季然;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波;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花魁;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方问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相关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10 熊家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1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