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经济因子冲击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宏观经济因子冲击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性压力测试 流动性挤兑 活期存款流失 期限错配
【摘要】:本文构建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探讨了宏观经济因子冲击导致的流动性挤兑问题。通过运用KMV模型计算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违约率的变化,进而量化商业银行违约率与活期存款流失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性期限错配现象,一些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短期流动性压力。我国银行业按《巴塞尔协议Ⅲ》口径统计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充裕,因此,银行业应对流动性挤兑的能力较强。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流动性压力测试 流动性挤兑 活期存款流失 期限错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4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20110161110023) 湖南大学“985”工程第三期建设项目
【分类号】:F832.33;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流动性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实施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评估在极端条件下的流动性供求,促使银行适时做出应急方案。Matz(2007)认为压力测试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重要性,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和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珊萍;杨翊之;;新巴塞尔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彭建刚;童磊;黄向阳;;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动向[J];经济纵横;2012年09期
3 上海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课题组;王景斌;王岍;;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与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忠民;曹璞;;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压力测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2 王筠权;郭敏;刘畅;;基于离散非稳定状态马尔可夫链和t-Copula的零售住房抵押贷款压力测试[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3期
3 巴曙松;尚航飞;朱元倩;;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2年11期
4 谭晓红;樊纲治;;我国商业银行宏观压力测试研究——基于四类银行的SUR模型[J];投资研究;2011年12期
5 巴曙松;尚航飞;朱元倩;;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研究[J];新金融;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研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袁芳英;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宏观压力测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晓婷;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游佳敏;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沈阳;风险价值、宏观压力测试与银行信用风险评估[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朱子川;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汪漾;商业银行零售贷款项目压力测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郑玮;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登;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苟于国;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度量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玮;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分析及应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举措[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明东;刘晓星;;在我国金融领域推广运用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4期
2 王占峰;刘丹;何一峰;;商业银行“多维度风险管理”[J];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3 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4 李娜;李敏;;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5 张亮;;北岩银行的倒闭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中国金融;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梅;章仁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抵押品违约暴露度量的影响分析[J];企业经济;2006年03期
2 陈晓莉;;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6年07期
3 夏建伟;曹广喜;;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4 刘立达;;利率风险管理——久期(Duration)分析法[J];金融会计;2008年06期
5 叶永刚;刘春霞;;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信用风险评估:基于宏观金融工程分析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陈阁芝;;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旅游上市企业投融资特点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黄立平,孙永昌,华辉,占飞武;启动住宅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12期
8 贺庆春;宋健;;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国证券报记者 郭凤琳;银行证券保险三业,“保险”程度如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张旭东 毛晓梅;房贷证券化不会对房贷市场产生大的影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宋尧;一季度信贷、投资增长惊人 世行预警中国房地产风险[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邹靓;占新增贷款总量超7成 三季度个人房贷“非正常”猛增[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菁娴;流动性约束下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6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1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