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动态传导的微观机制——基于30个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动态传导的微观机制——基于30个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冲击 成本渠道 新凯恩斯主义
【摘要】:宏观政策终究是在微观世界中传导的,直接利用微观数据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有助于更准确考察政策动态传导的细节。本文利用中国30个工业两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发现中国在短期存在货币非中性,货币政策对产出具有显著的短期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演变同实际经济相关;数据不支持"流动性效应"的存在,基础货币冲击和利率冲击具有不同的传导渠道;紧缩性利率冲击在短期内反而可能提高通货膨胀率,成本渠道在短期内似乎主导了货币政策传导。这些发现为理解货币传导机制提供了更基础和更丰富的证据,既可以为相关理论模型的检验提供参照标准,也可以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货币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冲击 成本渠道 新凯恩斯主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短期通货膨胀动态实证研究”(批准号:10YJA790147)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研究者们关于“货币经验”逐渐形成一些基本共识,主要包括:(1)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强的、持续的影响,而对物价则具有弱的、延迟的影响;(2)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导致产出较大幅度下降,而物价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初始响应往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申俊喜;曹源芳;封思贤;;货币政策的区域异质性效应——基于中国31个省域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2 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3 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4 郑挺国;刘金全;;区制转移形式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5 闫红波;王国林;;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来自制造业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6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琦;;在SVAR模型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3 吕素香;汪增群;;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李宝仁;邬琼;杨倩;;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王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乘数模型及在中国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海威;;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性差异的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2期
7 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8 卞志村;杨全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9 王宇;李季;;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10 邱崇明;黄燕辉;;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李琳;赵世君;吴冰晶;;企业对外投资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反应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顾标;周纪恩;;中央银行应当关注相对价格的变化吗?[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4 黄辰;李睿;;中国存在格林斯潘卖权吗——对前瞻性广义货币政策规则的非线性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朱锦月;;我国货币政策非平稳性与货币政策联动性的内在机制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6 李琳;李霏;;货币政策波动下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虹檠;多重二元结构与中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村璞;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一个非线性观点[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晓;中国货币政策的城乡二元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于巍;我国财政政策区域效应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仇丽;货币政策对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7 朱禹丰;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的实证[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金秋;我国利率投资效应产业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振磊;基于金融地理理论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戚梦娜;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刘玄;货币政策传导的行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3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4 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性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6 李琼;王志伟;;泰勒规则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94-2006的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09年02期
7 曹永琴;李泽祥;;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7年04期
8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9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策动态[J];中国工商;2000年12期
2 ;政策动态[J];长江蔬菜;2001年11期
3 ;政策动态[J];长江蔬菜;2003年02期
4 ;政策动态[J];经纪人;2005年06期
5 ;政策动态[J];投资北京;2012年01期
6 ;政策动态[J];投资北京;2013年05期
7 ;政策动态[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6年04期
8 ;政策动态[J];乡镇论坛;1997年01期
9 ;政策动态[J];乡镇论坛;1997年11期
10 ;政策动态[J];中国工商;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阎岳;货币政策动态微调进行时 降准须具备三个条件[N];证券日报;2014年
2 记者 戴景山;陕西百名食品药品安全特邀监督员获赠《中国医药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雨谦;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应势而发[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翁国城 张郁周;协调重实效 帮扶增信心[N];湄洲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陆列嘉;抓机遇谋划推进大项目[N];安徽日报;2008年
6 林镇杰;“富”脑袋鼓钱袋[N];湄洲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细万;市贸促会(商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座谈会[N];郴州日报;2008年
8 彭书凤 刘拥军 何春林;保靖扩大内需项目申报紧锣密鼓[N];团结报;2008年
,本文编号:815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1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