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合成指数在区域经济运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支付结算合成指数在区域经济运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定量研究了支付结算数据与经济走势的关系,并基于广东的支付结算数据,构建了GDP同比增速和景气调查企业货币资金同比增速的先行和同步合成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同步指数与经济增长及企业资金状况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先行指数具有较显著的领先特征,能够有效预测宏观经济和企业资金状况走势,可作为区域经济金融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支付结算 合成指数 经济金融监测 区域经济
【分类号】:F832;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扩大经济金融活动的监测指标范围,建立能够及时预测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的预警指数,成为经济金融监测领域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支付结算总量的快速扩张,支付结算工具不断创新,信息收集系统不断完善,支付结算信息量得到有效扩充。与其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立平;宏观经济监测与先行指标的设计[J];北京统计;2002年01期
2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3 郭琨;成思危;;金融状况指数研究评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4 晏露蓉;吴伟;;借鉴和思考:国内外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比较[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5 唐旭;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1995年08期
6 欧阳卫民;;支付信息与宏观经济分析[J];金融电子化;2009年12期
7 丁涛;胡汉辉;;基于江苏经济金融运行的先行性指标体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士金;潘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2 方燕;刘清江;;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钟敦慧;张明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萍;陈福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5 华桂宏;周茂彬;成春林;;银行体系、股票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基于三元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6 刘伟宏;王芳;;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的计量分析——基于福建省的数据[J];科技和产业;2012年02期
7 李启华;陆倩倩;;基于和谐视角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王林辉;董直庆;;产权制度、金融结构和我国金融发展效率的实证检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马颖;陈波;;中国分权化改革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发展经济学研究;2011年00期
10 刘伟宏;王芳;;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志敏;;江西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模型构建及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邓淇中;叶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史青青;中国信贷波动特征及其与实体经济产出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力锋;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莫媛;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邵玲玲;区域金融发展视角下的FDI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孟然;天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齐梅英;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范辉;外债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浩博;信用变化比与宏观经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博;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9 尚兴华;包头市发展金融业的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银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平;宏观经济监测与先行指标的设计[J];北京统计;2002年01期
2 石良平;景气循环预警方法的理论思考[J];财经研究;1992年05期
3 封北麟;王贵民;;金融状况指数FCI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4 戴国强;张建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5 李建军;;中国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理论设计与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7期
6 王彬;;金融形势指数与货币政策——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7 王慧敏;基于西方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J];系统工程;1998年03期
8 黄继鸿,雷战波,凌超;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9 晏露蓉;吴伟;;借鉴和思考:国内外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比较[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10 孟亮;孙丹;冯文斌;高亮;;河北省宏观经济景气分析与预警系统研究[J];价值工程;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鑫;;韩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高铁梅;李颖;梁云芳;;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呈U型走势——利用景气指数和Probit模型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3 蒋琦;钟赫曦;白明;;贵州省经济景气监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8期
4 石柱鲜,赵昕东,高铁梅,陈磊;1999年我国经济景气动向分析与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5 支小军;;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经济循环波动及成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12期
6 鲁峰华;;走势[J];数据;2010年05期
7 刘雪燕;;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转折点分析与预测[J];中国物价;2010年06期
8 鲁峰华;;走势[J];数据;2010年09期
9 姜再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经济先行指标作用检验[J];中国金融;2009年09期
10 经平;九六:宏观调控已见成效九七:增长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经济信息;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尚维;杨晓光;徐山鹰;张s,
本文编号:826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2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