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FDI技术溢出 智力资本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摘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FDI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设备、科学技术,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科研速度与效率等,因此,研究FDI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将FDI技术溢出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研究要素:其次提出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就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21个理论假设;在实证分析中,对各个要素的度量指标进行选择,设计调查问卷,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及SPSS、LISR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因子分析与结构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在提出的21个理论假设中,有3个假设未通过,通过18个,机理模型的拟合度良好,说明建立的机理模型比较合理;对结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关对策。本文研究得出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吸收能力与智力资本这两个中介起作用的,我国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可以从提高企业的智力资本、吸收能力着手,提高对技术溢出的充分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 智力资本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F83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12-17
- 1.2.1 国外研究12-14
- 1.2.2 国内研究14-16
- 1.2.3 研究评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19-20
- 2 相关支撑理论20-34
- 2.1 FDI技术溢出20-29
- 2.1.1 FDI技术溢出的内涵20-22
- 2.1.2 FDI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22-27
- 2.1.3 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27-29
- 2.2 技术创新能力29-31
- 2.2.1 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29-30
- 2.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30-31
- 2.3 智力资本31-34
- 2.3.1 智力资本的含义31-32
- 2.3.2 智力资本的构成32-34
- 3 我国FDI技术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现状34-39
- 3.1 我国FDI技术溢出的现状34-36
- 3.1.1 FDI在我国的发展历程34-35
- 3.1.2 我国FDI技术溢出的现状35-36
- 3.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36-39
- 3.2.1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36-37
- 3.2.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37-39
- 4 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39-48
- 4.1 企业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39-41
- 4.1.1 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39
- 4.1.2 企业结构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39-40
- 4.1.3 企业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40-41
- 4.2 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41-42
- 4.3 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影响42-45
- 4.3.1 FDI显性技术溢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影响42-44
- 4.3.2 FDI隐性技术溢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影响44-45
- 4.4 FDI技术溢出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45-47
- 4.5 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机理模型47-48
- 5 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48-64
- 5.1 模型与假设48-49
- 5.1.1 模型选择48-49
- 5.1.2 研究假设49
- 5.2 变量与数据49-52
- 5.2.1 变量的度量49-51
- 5.2.2 数据来源与说明51-52
- 5.3 模型分析过程52-64
- 5.3.1 因子分析52-57
- 5.3.2 因子结构拟合与检验57-60
- 5.3.3 结构模型拟合与检验60-64
- 6 基于FDI技术溢出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64-69
- 6.1 宏观策略64-66
- 6.2 中观策略66-67
- 6.3 微观策略67-69
- 7 结论与展望69-71
- 7.1 主要结论69
- 7.2 研究不足69-70
- 7.3 研究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74-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78
- 发表的学术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卫宁;周林;;我国FDI技术溢出问题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2 白露;王向阳;;FDI技术溢出机理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3 黄正松;余敏;;贵州FDI技术溢出存在性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年28期
4 卢健;浅谈“技术溢出”[J];商业研究;2000年04期
5 卢健;“技术溢出”的几个问题[J];天府新论;2000年05期
6 吴德进;外商投资对福建工业增长和技术溢出的贡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李春顶;FDI技术溢出路径的深层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08期
8 杨文举;以贸易为媒介的国际技术溢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07期
9 姚利民 ,唐春宇;独资与合资方式的技术溢出效果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0期
10 林吉双;杨继军;;FDI技术溢出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金融;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方华;李守芹;;FDI技术溢出、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爽英;唐小我;邵云飞;;双向技术溢出模式下的集群自主创新的市场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林兰;曾刚;;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与溢出地技术区位研究初探——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钟昌标;;FDI对内资企业技术溢出绩效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凌飞;利用技术溢出获得“跳跃式”持续增长[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邵生余;为“技术溢出”拓展空间[N];新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策 王攀 毛一竹 王爱华;外资在华研发中心技术溢出 或演绎“蝴蝶效应”[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4 安礼伟;外向配套催生本土企业成长[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梅永红;主动从外资技术溢出中获益[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代桂云 通讯员 王淼 江尧明;青岛市政协督办提案力促大小企业协同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谭涛;屹立的科技精神[N];湘潭日报;2014年
8 糜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与机制研究述评[N];财会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章迪思;如何做创新世界的“钉子”[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磊;中国外向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符淼;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和阈值回归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徐磊;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FDI技术溢出门槛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朱佩枫;企业跨区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测度与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孙彩虹;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与协同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朱敏;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杨红丽;FDI技术溢出[D];复旦大学;2014年
9 靳娜;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因素与渠道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杨亚平;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梅;基于行业视角的我国FDI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2 陆亚丽;影响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超;FDI技术溢出与我国吸收能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兰爽;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魏巍;制度因素对中国FDI技术溢出的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唐兰;金融发展、FDI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圳;吸收能力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戴娟;东道国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亚琦;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郭梦晓;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东中西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6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2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