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中西部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中西部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我国城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东部地区发展越来越快,原来一些吸引外资的优势却在减弱,例如劳动力成本、地租租金的上升:再加上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引资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外资逐渐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外资的区域转移是否会对中西部城镇化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西部19个省份(由于西藏地区部分数据不完整,因此将其剔除)2002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促进中西部城镇化发展:一是FDI转移和集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提高城镇化水平;二是FDI转移和集聚通过改变产业结构来提高城镇化水平;三是FDI转移和集聚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提高城镇化水平。虽然FDI转移和集聚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造成当地的生态压力、加大城镇泡沫化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实证研究表明,FDI对中西部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就提高0.04-0.05个百分点;本文还以重庆为例研究了FDI对中西部城市的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城镇化 中西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6;F29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8-10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及创新10
- 1.4 研究方法10-11
- 1.5 文章的框架结构11-12
-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12-19
- 2.1 相关概念界定12
- 2.2 相关理论分析12-14
- 2.2.1 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综述12-13
- 2.2.2 城镇化相关理论综述13-14
- 2.3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14-17
- 2.3.1 FDI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提高城镇化14-15
- 2.3.2 FDI通过改变产业结构来提高城镇化15-16
- 2.3.3 FDI通过改变软环境来提高城镇化水平16-17
- 2.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城镇化的负面影响17-19
- 2.4.1 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中西部城镇生态压力17-18
- 2.4.2 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引发了中西部城镇化泡沫18
- 2.4.3 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平衡18-19
- 第3章 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状况和城镇化特点19-26
- 3.1 中西部地区利用FDI现状分析19-22
- 3.1.1 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占比不断增加19-20
- 3.1.2 外商投资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20-21
- 3.1.3 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方式分析21
- 3.1.4 外资投资产业分析21-22
- 3.2 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22-26
- 3.2.1 中西部城镇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22-23
- 3.2.2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23-24
- 3.2.3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24-26
-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26-31
-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26
- 4.2 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26-29
- 4.2.1 回归模型稳健性检验26-28
- 4.2.2 回归估计与结果28-29
- 4.3 回归结果的分析29-31
- 第5章 FDI对城镇化影响的典型例证—以重庆市为例31-36
- 5.1 重庆市实际利用FDI与城镇化特征31-32
- 5.2 重庆市FDI对城镇化的影响实证分析32-34
- 5.3 重庆市实际利用FDI对城镇化影响分析34-36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36-39
- 6.1 结论36
- 6.2 政策建议36-39
- 6.2.1 进一步扩大引资规模,解决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的资金瓶颈36
- 6.2.2 优化FDI的产业分布结构,提高中西部城镇化的稳定性36-37
- 6.2.3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FDI行为,减少FDI的负面影响37
- 6.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37-38
- 6.2.5 中西部地区要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38
- 6.2.6 加强中西部地区教育普及,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38-39
- 鸣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 作者简介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莞苓,赵进;关于调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任会中;“十五”期间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研究[J];投资研究;2002年01期
3 胡君茹;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何金旗;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J];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5 望明辉,陈建;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9期
6 李永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2003年07期
7 聂聆;试析我国入世对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03期
8 任会中;欧盟对浙江省直接投资分析[J];德国研究;2003年04期
9 曹洪军,曹廷求;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黄传荣;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若干问题分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孙运科;陈永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我国招商引资政策探讨[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5期)[C];2008年
4 杨平;蔡琦;;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以广东肇庆动力配件有限公司为例[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雨泽;朱善利;陈玉宇;罗来军;;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6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7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8期)[C];2008年
8 陈洪涛;潘素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溢出效应视角[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10 吴钧;;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古楠(Kundan Pokhrel Majagaiya);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在尼泊尔的经济影响[D];东华大学;2010年
3 逄增辉;当代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罗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郑昌国;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徐唐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3年
8 吕立才;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9 唐骁鹏;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郑云;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文R,
本文编号:912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1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