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政策分析视角下利率政策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政策分析视角下利率政策效果研究
【摘要】: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必然对物价、产出等波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基于封闭经济条件,本文引入近年来发展的货币政策分析模型,并根据转型期中国经济运行实际加以改造,研究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利率政策更加关注物价水平波动,对当期通胀偏离、当期产出的冲击强度最大。同时,当期通胀偏离对利率政策变动的贡献度高于当期产出。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操作工具 货币政策分析模型 利率政策效果
【分类号】: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利率政策再度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必将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物价和产出等波动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变动。那么,利率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调整?货币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威;吴宏;;中美两国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效应的评估研究——基于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2 江春;吴小平;;制度质量与利率市场化——来自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3 夏春秋;邵志勤;;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4 张延良;白未乐;;利率非对称性传导效应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5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李成;王彬;马文涛;;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7 姚余栋;谭海鸣;;央票利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综合性指标[J];经济研究;2011年S2期
8 何东;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9 李文溥;李鑫;;利率平滑化与产出、物价波动——一个基于泰勒规则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0 秦宛顺,靳云汇,卜永祥;从货币政策规则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畅;;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探索[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2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宏涛;张鸿;;中国CGG货币规则模型的建立及其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4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适度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余元全;;资产价格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兼论当前高物价的根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戴国海;;McCallum规则与Taylor规则在我国的比较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8 李雪;;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博弈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9 李云峰;;中央银行沟通是否更有助于预测官方利率决定——来自《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证据[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10 赵进文,高辉;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模型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春;中国利率实践中的产权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6期
2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3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4 李宏瑾;项卫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对央票操作及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5 张雪兰;杨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6 黄丽琴;;浅析我国当前利率政策的有效性[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7 杜朝运;邓嫦琼;;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唐安宝,周建平,刘志超;中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J];南方金融;2005年06期
9 李维刚;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10 唐安宝;何凌云;;中美利率政策产出效应的比较分析:1996~2006[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民;;战后法国的宏观经济管理[J];金融研究;1985年04期
2 周林;八十年代美国金融改革中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J];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05期
3 王松奇;;适度松动货币政策 刺激工业生产回升——关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建议[J];经济纵横;1986年11期
4 尚福林;;从有效控制总需求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衔接[J];金融研究;1987年10期
5 苏存;;就业刚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研究;1988年05期
6 邓乐平;论货币供求及总供求的关系[J];经济学家;1989年04期
7 陈汝议;;日本经济稳定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J];金融研究;1990年03期
8 陈洪 ,唐国兴;我国货币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苑德军;论货币政策波动周期[J];当代经济科学;1991年03期
10 何孝星;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互约性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6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8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副行长 李来福;秦安支行:从六个方面有效实施货币政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可邋高洪艳 实习记者 宋菲;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淡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3 记者 李倩;央行雷霆行动 落实适度宽松[N];金融时报;2008年
4 闫立良;周小川:制定货币政策要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N];证券日报;2008年
5 董少鹏;“适度宽松”早有量化指标 无须担忧朝令夕改[N];证券日报;2009年
6 兴业银行 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流动性“极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林纯洁 胡刘继;宽松货币政策带动商品价格重回上升轨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 管涛;避免因为成功而失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9 王自力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动摇,,是威胁复苏持续的最危险因素[N];中国会计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季小舟;美元指数震荡后或续跌势[N];华夏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新挑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英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7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静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10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3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1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