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制与股票隐性发行费用——兼论股票发行权管制放松的交易成本效应
本文关键词:保荐制与股票隐性发行费用——兼论股票发行权管制放松的交易成本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保荐制 股票发行权管制 交易成本 隐性发行费用
【摘要】:在我国股票发行过程中,隐性发行费用是比信息不对称成本更重要的交易成本。根据寻租理论可知,尽管受现有配套制度环境的约束,股票发行保荐制的实施依然对企业的政治寻租和私人部门寻租均有抑制作用,进而产生了降低隐性发行费用的效果。在计量隐性发行费用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保荐制实施后隐性发行费用大幅下降,并且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低、地区中介组织发育越完善,隐性发行费用下降越明显。这一结论为处于争议中的股票发行权管制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保荐制 股票发行权管制 交易成本 隐性发行费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投资银行竞争结构、IPO定价准确性与新股破发风险”(71203091)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我国新股发行管制程度对发行公司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 南京大学苗圃项目“我国再融资资格管制放松对上市公司隐性发行费用的影响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投资银行竞争结构、IPO定价准确性与新股破发风险”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股票发行是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环节,其配置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交易成本影响[1]。在国外成熟市场的股票发行过程中,交易成本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具体包括承销费、发行折价、负公告效应、发行失败的成本等[2]。但正如Dagnino等以及万华林和陈信元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浩萍;陈超;;会计盈余质量、新股定价与长期绩效——来自中国IPO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后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2 王克敏;廉鹏;;保荐制度改善首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了吗?[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3 肖玉香;;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跃辉;上市公司财务虚假的成因——基于股东投票权完备性角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吴振信;张雪峰;;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乔立新;袁爱玲;冯英浚;;我国商业银行与骇客的博弈模型[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4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5 刘慧凤;张林;;税收、会计监管与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以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为例[J];财经论丛;2007年02期
6 杜艳艳;;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的财务特性——来自2006年度深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30期
7 黄梅;;IPO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动态变化——基于证券发行制度的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9期
8 周浩荣;;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大股东产权侵占问题思考[J];财会月刊;2011年32期
9 杨大楷;;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报告舞弊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5期
10 杨再斌;匡霞;;论政府隐性担保对我国证券市场微观效率的影响[J];财贸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戴新华;张强;;监管腐败、制度约束与博弈分析[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江会;刘兴堂;;银行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刘浩;孙铮;;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刘慧凤;张林;;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方强制实施效率的二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刘浩;孙铮;;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刘慧凤;;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有效性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杨模荣;;上市公司IPO后业绩滑坡成因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南旭光;;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长江;系统性风险的来源、预警机制与监管策略[D];南开大学;2010年
2 毕金玲;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曾月明;政企关系质量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监管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冯延超;政治关联成本与企业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成博;我国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张淑慧;我国农业上市财务治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立元;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璐;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阳;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动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舟佳;IPO询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4 潘明铭;已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和股东回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臣臣;基于数据挖掘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关联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范军军;新会计准则下负商誉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孙婧;基于成长性的企业IPO盈余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连红霞;论国有独资公司薪酬[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冯彬;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林霞;交易成本约束下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会,尹伯成,易行健;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2 陈共荣;李琳;;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3 黄春铃;;证券监管效率和承销商声誉——基于南方证券“麦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4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5 徐浩萍;陈超;;会计盈余质量、新股定价与长期绩效——来自中国IPO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后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6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7 威廉·布莱福特 ,陈超;创造适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融资项目(英文)[J];China & World Economy;2004年02期
8 李仙;聂丽洁;;我国上市公司IPO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6年06期
9 张雁翎;陈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效力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10 陈书燕;;监管制度变革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邱海平;[N];光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盖·H.杰弗森,托·G.拉斯基,严海波;中国的新兴产权市场:理论和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5期
2 李国疆;;现代货币价值理论困境的重新审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唐勇;陈继祥;;存在交易成本的间断性权证避险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蔡昌达;;从市场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成因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年04期
5 姜涛;任荣明;;差价合约交易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6 赵福建;;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规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9期
7 李瑾;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市场效率[J];农村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8 罗秋兰,陈有禄;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研究[J];应用数学;2003年01期
9 刘玉灿,刘明铭,涂儜生;对不同IPO方式下IPOs市场行为的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10 曹阳,王波;发展中国家吸引FDI中的汇率与制度因素分析——以中国和东南亚四国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瑾;;国债回购交易中融券方的成本和考核指标[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3 郑海青;;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董玉华;;横向监督机制、履约机制与农行“三农”蓝海市场[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张鹏;;均值-动态下半方差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涛;;税收激励政策对吸引FDI有效性的理论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袁宁;;流动性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刚;;全球金融体系及结构与经济增长[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张鹏;;多阶段M-SV投资组合优化的离散近似迭代法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地;邵波;宋玉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新论[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创新实验室;降低流动性成本的分析与建议[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 鼓蕴亮;抑制投机 让牛市走得更持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胡嘉莉;沪深股市大幅下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贾伟;投资者要学会把握交易成本[N];经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吴正懿;违规交易成本提高 两公司“犯规股东”锁定期延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6 记者 李侠;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N];金融时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算法交易可减少机构投资者交易成本[N];证券时报;2011年
8 荣篱;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基金投资收益[N];证券时报;2007年
9 陈洁;平安证券首家试点非现场开户[N];北京商报;2008年
10 赵彤刚;建议降低证券交易成本[N];中国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聪;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潘明忠;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中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李超杰;基于波动率、执行价格、交易成本的期权定价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4 沈能;技术创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峰;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及其溢价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秦洪元;交易成本/交易限制下的期权定价[D];厦门大学;2008年
7 吴武泽;基于ACD-GARCH模型的股票流动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张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风险投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霍红;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郦彬;中国股票买卖价差的跨市场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环;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中国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许爱霞;资产定价和流动性风险[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王婷婷;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兴起原因及其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4 林娟;转型经济下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楠;考虑完整交易费用组合投资模型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烁;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契约关系与治理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唐元璋;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D];武汉大学;2005年
8 郝静轩;改进型动量策略的盈利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邵方强;网上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薛春光;风险度量与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4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