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30 17:05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普惠金融 村镇银行 问题 对策


【摘要】:村镇银行是2006年后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新型金融组织形式。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地处中西部地区的占比达62%,直接和间接由民间资本入股的占比达71%,各项贷款余额中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0%,村镇银行已成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生力军。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现有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但其对“三农”本身的扶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也呈刚性增长态势,因此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资金管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但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组织机构单调、网点布局滞后、服务功能不全、业务品种单一等不足,因此设立村镇银行无疑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村镇银行经过8年的摸索和发展,自身也面临着市场定位偏离、经营风险复杂、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阅读文献法等多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分析村镇银行的成长与发展入手,探讨村镇银行面临的市场定位、经营风险和发展战略等问题,接着在吸收国外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村镇银行面临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最后,建议村镇银行制定普惠金融的发展战略,以期对我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普惠金融 村镇银行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提要4-7
  • 1 引言7-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研究的背景7
  • 1.1.2 研究的意义7-8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8-10
  • 1.2.1 国外文献综述8-9
  • 1.2.2 国内文献综述9-10
  •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10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10-12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10-11
  • 1.4.2 本文的创新11
  • 1.4.3 本文的不足11-12
  • 2 村镇银行发展的基础理论12-15
  • 2.1 村镇银行的概念12
  • 2.2 村镇银行的特点12-13
  • 2.2.1 服务便捷12
  • 2.2.2 准入门槛低12
  • 2.2.3 市场定位明确12
  • 2.2.4 发起人制度12-13
  • 2.3 发展村镇银行的重要性13-14
  • 2.3.1 弥补市场空缺13
  • 2.3.2 促进行业竞争13
  • 2.3.3 满足贷款需求13-14
  • 2.4 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14-15
  • 2.4.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14
  • 2.4.2 金融成长的内生理论14
  • 2.4.3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14-15
  • 3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27
  • 3.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15-16
  • 3.1.1 试点阶段:2006年至2007年15
  • 3.1.2 推广阶段:2007年至2010年15
  • 3.1.3 铺开阶段:2011年至今15-16
  • 3.2 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16-27
  • 3.2.1 市场定位偏离16-19
  • 3.2.2 经营风险复杂19-21
  • 3.2.3 中间业务发展滞后21-23
  • 3.2.4 利率市场化加大了经营难度23-24
  • 3.2.5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24-25
  • 3.2.6 科技建设滞后25-27
  • 4 国外村镇银行发展情况及成功经验27-30
  • 4.1 孟加拉乡村银行概述27-28
  • 4.1.1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发展状况27
  • 4.1.2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27-28
  • 4.2 美国社区银行概述28-30
  • 4.2.1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状况28
  • 4.2.2 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28-30
  • 5 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30-44
  • 5.1 调整股权结构30-31
  • 5.1.1 坚持股权适度集中的原则30
  • 5.1.2 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村镇银行30-31
  • 5.1.3 探索“发起行+地方政府”控股模式31
  • 5.2 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31-34
  • 5.2.1 建立适宜的外部监管标准31-32
  • 5.2.2 制定审慎的内部稽核制度32-34
  • 5.3 改进业务经营模式34-39
  • 5.3.1 改变传统经营模式34
  • 5.3.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34-35
  • 5.3.3 积极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35-37
  • 5.3.4 加强存款吸收37-38
  • 5.3.5 不断加强科技建设38-39
  • 5.4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39-40
  • 5.4.1 开展精细化服务39
  • 5.4.2 健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39-40
  • 5.4.3 建立利率风险防控机制40
  • 5.4.4 做好人力队伍建设40
  • 5.5 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40-44
  • 5.5.1 明确原则41
  • 5.5.2 制定目标41
  • 5.5.3 采取措施41-44
  • 6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4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08期

2 赵志刚;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颖媛;我国村镇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成因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2 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姬雪萍;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熊颐舟;中外资村镇银行比较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9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49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